文创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开展电影专题教育活动

文创学院 2023-07-13 234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肩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7月12日下午,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开展电影专题教育活动,集体观看动画历史片《长安三万里》。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教职工党支部书记赵凤,教职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团员骨干共同参加活动。

《长安三万里》由追光动画制作,取材自中国唐代历史,将先进的数字电影技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讲述大唐诗人们的生动传奇故事,还原盛唐闪耀的长安,展现中国历史的雄浑气魄。这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无形中带领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绵延文化魅力,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明特色。此外,电影中先进的视觉特效和镜头语言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想象空间,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赋予三维建模更加立体化、精细化,将奇妙的幻想构建为真实可感的景观,技术的加持赋予了艺术内容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电影还开发出包括《长安诗选》《长安三万里艺术画集》等在内的系列文化衍生品,也为构建IP产业价值链提供了新的思考与案例。

盛唐闪耀的长安

繁花似锦的长安城和秀丽柔美的扬州

潼关、蓟北的壮丽风光

诗词神仙打架的盛世年代

李白和高适

主创团队精心创作

盛唐闪耀的长安繁花似锦的长安城和秀丽柔美的扬州潼关、蓟北的壮丽风光诗词神仙打架的盛世年代李白和高适主创团队精心创作

通过观看《长安三万里》,大家对当下的动画电影技术有了更深切的感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一系列数字技术的成熟应用,及其对文化创意行业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全体党员们将牢记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使命,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叶佳幸表示,《长安三万里》采用了“科技+文化”的创新方式来演绎历史故事,视觉效果令人震撼!影片中大量3D技术的运用,不仅将充满真实感和立体感的唐朝开元盛世如画卷般呈现给大众,更向世人证明我国的动画电影制作是具有无限潜力的。电影以唐诗名句为串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中国唐代的社会风貌,让观众体会到中华唐诗文化的精髓。文创学院师生更应与时俱进,掌握前沿技术,发挥专业所长,从独特的角度去思考文化和技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基,技术是传承文化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作为交大文创人更应当在此方面做出贡献。


王禹观影后表示,电影从高适的视角回忆了他和李白相识相知的过程,从青年时候的壮志凌云到晚年的超然于世,他们的命运也与时代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从一个个精美的故事中,我们感受着诗人们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影片中的黄鹤楼并不只是一个建筑,更代表了那一代诗人的心目中的精神“家园”,当家园成为废墟,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深深的悲怆之情。

《长安三万里》的故事创作、制作技术都令人拍手称赞:中国CG动画已经与世界接轨!而创作与技术的完美融合,才是整部电影最出彩之处。影片将诗词完美融入到历史长河中,用故事予以串联,每一首诗词的场景,都让人深刻体会到诗人彼时的心境,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回味无穷。作为文创学院的教师,我们更有责任用创意与技术,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传承中华文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孙文欣发表感想,《长安三万里》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诗意的魅力。近三小时的长篇动画借由高适之口全景式还原了开元、天宝年间的大唐盛世及后期由盛转衰的局面。大唐重音乐,影片不仅从画面让观众直观感受大唐的繁华,也从声音方面展现了彼时的开放包容。古琴、琵琶、西域打击乐等各民族乐器和音乐艺术都在大唐交融,最后繁华散尽,昔日的嬉笑歌舞声被厮杀战火声代替,唯留大唐群星的不朽诗篇。

刘振谈到,《长安三万里》用恢宏又细腻的手法展现了大唐盛世。除了画风唯美、剧情流畅,影片最动人之处是从头至尾贯穿着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读懂的中华文化与情怀。它让教科书里的诗句变得具象生动,让只闻其名的历史人物变得立体鲜活。诗句中蕴含的情绪也在历史背景的加持下有了更为直观的体现。

全篇最打动人的场景是李白吟诵“将进酒”的幻象,画面瑰丽神奇、意境壮美豪迈,李白用铿锵奔放的诗句鼓舞激励自己,令人热泪盈眶。但更重要的是,影片让大家看到了影视传媒中的“文化自信”。绵延千年的文化血脉,令人从心底燃起文化自信。

他说:“作为一名传媒人,我还更多关注影片的制作细节:画风逼真细致的人物刻画,令人叹为观止。老年高适的胡须,老年李白的肚腩,小杜甫肉肉的脸蛋,绘制里满满的中国元素,包括建筑、诗词、国画、书法、兵家、武术、乐器……更别说《将进酒》里‘将’和‘骑’的发音,尽显古典韵味。影片结尾处,当看到‘诗在,书在,长安就在’时,我已然热泪盈眶。这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