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数字技术与软件——文创产业前沿技术》系列讲座在文创学院A7-200举办,本期系列讲座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倪冰冰作为主讲嘉宾。倪教授以“从图像理解到内容生成”和“AI+ART”为上下模块,从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的潮起潮落、智能系统的构成及其三要素、神经网络系统与神经元建模,到AI艺术生成产业趋势,带领同学们领略了生成式大模型与艺术交织的奇妙世界,启发同学们理解当前最新模型的底层逻辑和应用局限,并对智能设计未来的发展潮流展开畅想。
倪教授通过人类、无人驾驶、IBM沃森三者的类比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典型智能系统的构成,并借助同学们身边常见物品的历史发展,深入浅出地介绍人工智能的三要素:算法(Algorithm)、数据(Big Data)、算力(Computing)。在数据爆发式增长的驱动下,依托计算硬件的指数级性能提升和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性进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系统实现了从理论到应用的关键性跨越。这种技术跃迁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领域表现尤为显著,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革命的新纪元。
倪教授进一步阐释ChatGPT的核心技术根基——Transformer架构的革命性突破。该架构完全基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无需重复和卷积,进而摆脱了人工标注数据集的缺陷,实现了质量更优,且更易于并行化,故所需训练的时间显著降低。自Transformer出现后,其迅速取代了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系列变种,跻身主流模型架构基础。
倪教授以人工智能艺术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深入解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声音创作、图像生成、视频制作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并指出人工智能在个人助手、客户服务、教育医疗、文化创意等日常生活场景中逐步被深度应用的趋势及现状。针对当前AI视频生成领域,倪教授重点剖析了Sora模型面临的高维空间采样困境及“枯燥”数据训练等局限,并结合“Vision Pro”“文生图”“虚拟人”等时兴数字技术话题与同学们进行探讨。在热烈的交流与互动后,倪教授带领学生们对智能设计未来的发展潮流——人机共创、人机交互进行前景展望。活动最后,现场师生以热烈的掌声为本次系列讲座画上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