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至9日,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副教授周冬带领学生团队深入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围绕“短视频赋能下的女性就业与民宿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本次调研以当地标杆性的“龙之舟”民宿为重点案例,系统剖析了和乐镇民宿行业的现状、女性群体的就业挑战与机遇,以及短视频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调研发现,和乐镇正站在以文旅产业驱动乡村振兴的十字路口,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5年8月6日 初探渔港小镇,民宿业态“小而散”
调研团队于8月6日抵达和乐镇。这座以“和乐蟹”闻名的滨海小镇,传统渔业的气息依然浓厚。团队初步观察发现,当地民宿行业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典型的“小而散”特征。除了“龙之舟”民宿规模稍大外,多数民宿在品牌建设、服务流程和宣传推广上都显得较为零散,缺乏统一的规划与联动。
2025年8月7日 聚焦“龙之舟”,探寻行业标杆的实践与思考
调研第二日,团队将焦点放在了和乐镇的龙之舟海洋民宿。该民宿依托当地独特的龙舟文化和海洋资源,成功打造了具有辨识度的文旅品牌。在对民宿负责人林学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龙之舟民宿采用“企业+村集体+市城投”的创新合作模式,不仅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稳定分红,还直接带动周边超过30个就业岗位。林学表示,其长远目标是构建一个能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的文旅综合体,真正实现“以旅助农、以旅兴乡”。
2025年8月8日 倾听“她”声音,看见就业转型中的压力与渴望
为深入了解女性在当地就业结构中的真实处境,调研团队在8月8日集中访谈了多位不同年龄和岗位的女性。在龙之舟民宿,从事保洁工作的相关人员告诉我们,她过去主要在家操持家务、帮助出海的丈夫,如今在民宿打零工,每月能有三千元左右的收入,虽然不算稳定,但能贴补家用,也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她的经历是当地“渔业为基、文旅为辅”就业模式的生动写照。此外,团队还与几位仍在从事传统渔业辅助工作的女性交谈,她们普遍对进入民宿行业抱有兴趣,但因缺乏相应技能而犹豫不决。民宿行业为当地女性提供了新的就业选择,但岗位多集中在保洁、餐饮等临时性、低技能环节,不仅面临收入不稳定的问题,还需承担繁重的家庭照料责任,承受着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
2025年8月9日解构短视频,赋能下的双重价值与现实困境
8月9日,团队重点研究了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在和乐镇的应用情况。龙之舟海洋民宿宣传负责人文昌莉表示,短视频极大地降低了宣传门槛,是他们触达外部客源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渠道之一,它成功地将和乐镇碎片化的和乐蟹美食、龙舟文化、港口风光等元素整合起来。但调研发现,当地民宿发布的短视频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多停留在对阳光、沙滩、海鲜的简单展示,缺乏深度和创意,导致虽有曝光,但订单转化率并不理想。同时,部分女性员工虽对拍摄短视频有热情,却普遍缺乏专业的拍摄、剪辑和运营技能。
经过为期四天的深入调研,带队教师周冬指出,海南万宁和乐镇的实践,为我们深入观察短视频媒介深度嵌入背景下,乡村文旅产业振兴与女性主体性建构的互构关系,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田野样本。 为有效破解当前发展瓶颈,推动“文旅业态升级”与“女性经济赋权”的协同增效,亟需构建涵盖民宿业态精细化规划、在地女性能力系统性提升、多元主体长效协作机制等维度的综合治理路径,为和乐镇的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尤为关键的是,短视频平台为乡村女性打开了认知外部世界的窗口,这不仅促进了其经济独立,更在潜移默化中重塑着她们的主体意识与社区参与能力,成为撬动乡村社会深层变革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