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文创产业调研I》之模速空间调研

文创学院 2024-03-26 795

课程介绍《文创产业调研》是上海交大文创学院产教融合型核心必修课程,贯穿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文创产业调研》I)和第二学年(《文创产业调研》II)。秉承学院“国际化、学科交叉、产业导向”的教学理念,课程由企业调研、导师讲座、理论研习、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任务组成,由学院教学团队联合产业专家导师共同担任,并与学生教学相长,社群共享。秉持“知识与践行、开放与纪律、个性与体系”的课程理念,为学生架起“知行合一”的彩虹之桥。课程将通过融合性、沉浸式、实训化等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的热情与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创产业的认知与洞察能力,培养未来文创企业管理与领导能力。

导语

大模型领域流行着一句话:“算力决定模型速度,语料决定模型质量。”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及上海唯一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立志于打造数据、算力、评测、金融、综合等功能平台,赋能各通用大模型、垂类大模型、大模型应用创新初创企业汇聚上海、引领全国、扬帆世界。

调研对象:模速空间

“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位于徐汇滨江西岸,于2023年9月28日挂牌成立,是与上海市区联手共建的全国首个大模型生态社区。模速空间作为上海人工智能空间布局的关键载体、全市人工智能产业“人字形”布局交汇点,获最高优先级政策支持,力争打造“全国第一、唯一、方方面面配套最好的、最具竞争力的大模型创新社区”。

调研过程

2024年3月26日,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23级《文创产业调研Ⅰ》课程的师生实地走访了模速空间,由社区老师讲解中了解模速空间的业务范围、入驻企业、发展目标,并亲身体验了AI一键生成文档、PPT等最新科研成果。全体师生聆听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内容生成与数字化研究团队负责人,戴勃老师讲座《未来已来:切勿错过AI的决定性时刻》,并与导师就AI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模速空间导师就园区目标与规划为同学们答疑。

导师金句

“AI未来在哪些领域的应用潜能比较大,这是你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取决于你们如何使用它。”

“生成式AI作为工具,或许创造了一种新的表达形式。”

嘉宾介绍

戴勃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青年科学家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内容生成与数字化研究团队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电院电子工程系兼职博导,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AIGC,希望通过研究实现多快好省的虚拟内容生产。目前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共计4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5000余次。

调研问题

望远镜小组

1.模速空间如何对入驻企业的资质进行评估?是否设立固定专家团队或审批团队?

2.“1+1+5+N”中的两个“1”和一个“N”具体指什么?该如何理解?

3.未来是否考虑扩大校企合作?宣传方面是否准备扩大至全媒体平台账号的运营?

4.在各类文创大模型应用正式面向市场时,计划如何解决版权归属争议?

5.园区内部具体以怎样的流程、方式来协助企业解决各类困难?

6.未来是否考虑盈利?会搭建怎样的盈利模式?

显微镜小组

1. AI开发对算力有很大的需求,如何看待在这一过程中的电力消耗?

2. 在生成式AI的内容产出中,行业应当如何避免虚假内容的生成?

3. 目前生成式AI软件缺少Verify环节,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由谁来进行判断,未来开发者是否有完善这个环节的打算?

4.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宣传之间的gap,认为未来受到AI影响最大的行业会是哪些?

调研心得

望远镜小组:殷南溪  施雨纯  芦柯欣  赵婧雯

望远镜小组同学通过资料查阅、导师讲座、沟通访谈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模速空间的创办历程、入驻企业、服务功能、大模型发展创新,同时也重新思考了作为文科学子在AI时代浪潮下的就业机遇。

模速空间虽然是去年刚刚落地的初创企业,但在落地伊始便有“无问芯穹、智象未来、衔远科技、面壁智能、达卯智能、智子引擎、车鸿智联、金声玉亮、阡视科技、爱漫阁、Open CSG、天钻智能、百思玛特、庖丁科技、昶廿科技、蜜度”等大模型企业首批入驻;与“红杉中国、IDG资本、奇绩创坛资本、中金资本、申银万国投资、道禾长期投资、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徐汇资本、临方投资”等近30家创投机构共同启动“上海大模型投融资合作伙伴计划”;与“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上海仪电、腾讯云、阿里云、华为、商汤、火山引擎”共同启动“上海智能算力加速计划”。

模速空间有五大服务平台,分别是:负责市场、金融、训练模型所需各类数据的“开放数据平台”,从不同方面能力参数测评,大模型备案的基础的“测试评估平台”,对接上海仪电、商汤、火山引擎、华为、腾讯、阿里和三大电信运营商,为“模速空间”申请到2500P算力的“算力调度平台”,负责早期合规认证、投资公司的合作等事务的“融资服务平台”,以及涉及合作对接、学术交流、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的“综合服务平台”。

望远镜小组了解到,政府部门对模速空间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是连接企业与研发机构的桥梁纽带,既要激活大模型生态社区的活力,也要挖掘好的大模型产品并推向市场,加速赋能传统产业。目前,政策支持是园区运营的重要力量之一,通过资金投入的方式来推进中国大模型企业的发展,以期在世界竞争中取得优势,占得先机。

在向导师提问和交流的过程中,望远镜小组重新思考了AI时代下泛文科学子的发展机遇,并且深入感受到人类在提供产品创意、优化客户服务、进行决策支持、完善人工智能伦理法规、拓展人工智能心理学研究、哲学研究等方面无法被AI所取代的能力。正如讲座的题目——《未来以来:切勿错过AI的决定性时刻》,未来AI的场景化,取决于我们想如何利用它。

显微镜小组:卜湘雯、何雨欣、张韵绮、赵琳璐

人工智能是上海着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显微镜小组通过预调研对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展历程、现有成果、合作项目有了基本的了解。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自2020年7月揭牌成立以来,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支撑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显微镜小组了解到,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多家前沿企业、高校开展紧密合作,目前已有书生·浦语、风乌大模型、书生·天际,OpenMEDLab浦医等成果。

于2023年9月底挂牌成立的上海模速空间,是由上海市与徐汇区共建并联手推出的一创新生态社区,旨在形成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效应,助力上海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它也是全国首个生成式人工智能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位于徐汇滨江的模速空间一期近万方载体已率先投入使用。挂牌仅半年,就有近60家企业入驻,发展迅猛,前景广阔,受到高度关注。

关于上海模速空间如何扮演生成式人工智能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形成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聚集效应,可以用三句话来进行总结:“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扶上马,送一程”“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

结合文创专业的学科特点与未来就业发展方向,组员们向导师请教多个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题,对人工智能如何反哺文创行业有了新的认识。课后,组员们通过案例和相关数据研究,就产业导师提到的AIGC内容质量、虚假信息传播、电力消耗等多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