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速递|象往彩云之南·数字科技赋能云南傣族文旅融合与环境保护

文创学院 2024-07-17 428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全体交大青年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以“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主题的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引领青年师生投身社会实践,服务人民。文创学院“象往彩云之南·数字科技赋能云南傣族文旅融合与环境保护”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前往云南进行考察调研。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基底,开启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征程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与保护传承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的参与模式,使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走上产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践团本次调研应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文化馆的文旅策划需求,先深入云南德宏及西双版纳两州进行考察学习,通过了解傣族与亚洲象共生的历史和文化,加强对象文化认知和传承并以CG动画、数字策展等方式将两种文化以生动、互动的形式进行融合展现,切实用数字科技赋能当地新文旅,为有效保护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象与傣族文化生活

通过对德宏州博物馆、瑞丽市傣王宫遗址、西双版纳傣族园及当地特色傣族村寨曼空岱等地的一线深入调研,实践团对大象在傣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其与当地社区的密切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亚洲象不仅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也在傣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与日常生活中具有深厚的意涵。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指导老师也从专业角度引导成员们思考各民族文化形成的背景,帮助同学们理解该文化中的关键要素,开拓思路,为后续的调研报告和设计成果奠定基础。

大象与傣族民众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共生关系。在傣族的传统文化中,大象被视为神圣和吉祥的象征。不论是在傣王宫的实地考察,还是在“聚匠非遗”文化传播交流中心的调研过程中,成员们都能看到“大象”的身影。傣王宫作为社会的文化中心,其建筑与内部雕饰中的大象元素反映着象在傣族社会中标志权利、智慧的文化含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傣族传统手工艺中,大象元素广泛应用于织锦,绘画,饰品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当中,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复杂的工艺展现了大象在傣族文化中的地位。这些象元素不仅展示了傣族人的技艺精湛,也传承和弘扬了大象作为文化符号的重要意义。

此外,在德宏州芒市傣族古镇商业街、西双版纳景洪市曼听御花园、傣族园及特色傣族村寨的深入调研,实践团考察了当地民族文化和地方商业经济的融合应用及存在的不足。如调研地曼听御花园存在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园内充斥着商业旅拍的人群,其着装造型多混杂了泰国式风格,而非传统的傣族服饰。这些现象提醒同学们在未来的文旅策划书的撰写与建议中,需要更加注重当地文化的传承,而非单纯为了商业盈利。结合实践所见,实践团梳理商业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并将如何做到文化传承和保护下的可持续商业发展主题纳入调研方案范围。

(二)象与傣族史诗信仰

在结合文献与资料阅读的进一步调研中,象文化在当地傣族精神信仰中的崇高意涵引导同学们进行策划方案的深度思考。实践团通过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文旅局、文化馆相关负责人的座谈,聆听象文化在傣族人民历史传说、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如在傣族本土神话中,神象“掌月朗宛”作为创世始祖与守护神成为傣族人民心中最为亲密而神圣的形象。

在走访了德宏州瑞丽市总佛寺、西双版纳总佛寺、芒市勐焕大金塔和大银塔及景洪市大金塔等地后,恢弘的建筑和繁美的雕饰给团队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传佛教本土化的衍生典故与寺庙建筑中,寺庙旁的象雕、象塑;壁画中的象图腾等艺术创作所描绘的象符号在宗教信仰与本土文化精神、民族习俗、审美意识中的深度结合,都揭示了亲近自然、敬畏自然的傣族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中,大象始终带着吉祥、和平、幸福、安康的美好寓意与象征,历来扮演着傣族人民心中的重要角色,承载着傣族人民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精神愿望。

(三)象与环境保护
在云南德宏与西双版纳针对象文化与亚洲象保护的重要议题展开的深入调研中,实践团前往野象谷国家森林公园、亚洲象博物馆等开展调研工作。亲身步入热带雨林,实践团考察了亚洲象种群在当地的生活环境和保护现状,并深度了解了云南作为我国境内唯一的野生亚洲象栖息地和大象保护研究的重要基地,在生态保护、文化旅游方面的先进典范、实际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

此外,在孔雀谷森林公园的调研也引发了实践团成员对生态环境及以人为主的生物保护观点展开批判性思考。从孔雀到大象,思考人类应该如何维护生物圈,为使其他物种充满活力,为了其他生物的健康、恢复力和福祉又能做出了什么贡献。从“人类中心主义”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结语
此次“象往彩云之南·数字科技赋能云南傣族文旅融合与环境保护”实践团从景洪市文化局的实际文旅策划需求出发,在多个傣族地区的考察参访,不仅是对美丽多彩的云南自然环境的实地观察,更是对绚烂瑰丽的民族文化遗产的切身体悟。从实地考察出发,对地域文化与特色的深度理解与深入挖掘作为振兴与活化文化资源的首要前提,为团队的后续工作与数字赋能的实践展开建立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库、提供了扎实的认识基础与宝贵的设计思路。通过理解大象在云南傣族文化中的多重意义,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实地经验探讨了如何通过现代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民族文化与生态保护的理念传播和创新,将数字科技、CG动画等现代手段运用到文旅融合方案中,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