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速递|象往彩云之南·数字科技赋能云南傣族文旅融合与环境保护(一)

文创学院 2024-06-28 342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全体交大青年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以“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主题的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引领青年师生投身社会实践,服务人民。文创学院“象往彩云之南·数字科技赋能云南傣族文旅融合与环境保护”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前往云南进行考察调研。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基底,开启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征程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与保护传承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的参与模式,使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走上产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践团本次调研将走访云南德宏及西双版纳两州,通过学习了解傣族与亚洲象共生的历史和文化,加强对象文化认知和传承并以CG动画、数字策展等方式将两种文化以生动、互动的形式进行展现,切实用数字科技赋能当地新文旅,为有效保护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6月28日上午,实践团首先来到了德宏州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简洁明快,形似一方“宝盒”。馆内2213件藏品中收藏着德宏州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展现了当地的生态与历史文明的演进,以及民族团结和睦的光辉历程。一楼序厅、自然厅、历史厅三厅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LED瀑布屏和微缩沙盘,介绍了德宏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并生动地再现了德宏州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历史变迁。二楼民族厅博物馆内展示了德宏州内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各民族的历史发展、独特习俗、服饰艺术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团指导老师从专业角度引导成员们思考各民族文化形成的背景,帮助同学们提炼文化中的关键点要素,开拓思路,为后续的调研和成果产出打下了基础。

下午,实践团前往孔雀谷森林公园开展调研。森林公园总占地面积15003亩,从2016年投入蓝孔雀养殖后,至2018年12月共养殖孔雀16888只,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孔雀养殖地”(数据源自园内公示数据),游客在游览中可以欣赏孔雀放飞以及体验孔雀喂养等。

在了解孔雀习性以及深入调研孔雀在园内养殖环境后,团队成员们就生态环境及以人为主的生物保护观点开展批判性思考。尽管孔雀谷给了一万余只美丽的蓝孔雀一个自然环境内的“家”,但偏低的网兜限制孔雀的纵向活动空间,相对狭小且高密度的养殖率极大的限制了它们的横向活动空间,其“生物保护”文化背后依旧是“人类中心主义”,将孔雀视为人类目的的对象和资源。成员以此引发讨论,从孔雀到大象,思考人类应该如何维护生物圈,为使其他物种充满活力,为了其他生物的健康、恢复力和福祉又能做出了什么贡献,从人类至上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傍晚,实践团前往傣族古镇商业街开展调研,了解民族文化和地方商业经济的融合应用。结合实践所见,成员们梳理商业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并将如何做到文化传承和保护下的可持续商业发展主题纳入调研方案范围。

实践团首日调研顺利结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德宏州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对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商业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反思。步履不停,接下来实践团将继续前往瑞丽市、西双版纳景洪市开展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