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速递|霞客洱源之旅·数智创意助力云南洱源县文化IP建设与新文旅发展(二)

文创学院 2024-07-09 190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五年,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阶段。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国文化和旅游业既要展示国家形象,促进国际交流,也要作为内需拉动和市场繁荣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鼓励文化和旅游的数字化转型,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并推动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发展新业态,如数字创意和沉浸式体验等,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机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需要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导向,积极探索非遗“协同保护、融合发展、活化传承、价值转换”新路径,打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优质环境。为强化“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大理爱上生活”和“温泉之都·水韵洱源”IP品牌建设,更好地展现洱源的传统文化魅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深化校地合作助力文旅发展,充分释放高校服务地方文旅发展的潜能,文创学院“云南洱源文旅产业设计调研”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赴大理洱源县开展实践调研。

7月9日上午,实践团前往素有“文墨之乡“的美誉,也是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凤羽古镇,实地调研考察徐霞客雕像、白族文化、茶马古道驿站、凤翔书院与银杏古树历史、古镇咖啡馆,收集文旅产品设计要素。凤羽古镇位于洱源县南部,距离县城20多公里,是个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物为一体的小镇,相传镇名凤羽即因凤殁于此,百鸟集吊,羽化而成得名。

在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的春天,在挚友何鸣凤的推荐下,徐霞客从洱源县城来到了凤羽,他写到:“由是村南山坞大开,西为凤羽,东为启始后山,夹成南北大坞,其势甚开。三流贯其中,南自上驷,北抵于此,约二十里,皆良田接塍,绾谷成村。曲峡通幽入,灵皋近水高地夹水居,古之朱陈村、桃花源,寥落已尽,而犹留此一奥,亦大奇事也。”

沿着古道老街,走过青石长巷,青瓦白墙、绿树繁花,无一不散发着文化气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站在精致大方、清新典雅的白族建筑,仿佛置身水墨画中。

 

茶马古道上的文明见证——凤翔书院

始建于清朝雍正四年的凤翔书院,不仅是凤羽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昔日“浪穹县”(今洱源县)极具影响力的学术殿堂。在清朝时期,凤翔书院的成立成为了凤羽白族与外界交流的桥梁,使得该地区的白族居民成为全州最早接触、接纳并吸收汉文化精髓的少数民族群体之一。书院在中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孕育了众多杰出人才,包括“四进士”“十一举人”以及不计其数的知识分子。他们从书院出发,步入仕途,归乡后成为推动地方文明进步、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凤羽历代读书人的楷模。

今日的凤翔书院,作为凤羽的文化象征,通过其内设的“红色书屋”“非遗展览室”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书院中的百年银杏树,每到秋天,金黄的落叶铺满院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从“银杏”出发进一步开发文创产品。在调研的过程中,实践团队还发现不少当地文化元素宝藏,如云南非遗白族甲马,白族甲马是大理木雕技术、印刷术、造纸术在原始宗教祭祀用品上的综合反映,是珍贵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已被列入大理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族老宅——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尹家古宅,土巡检署衙北院后裔宅院,坐落在凤羽古镇凤翔村大官路后充。扩建于清朝时期,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数百年前,徐霞客来到大理洱源游历22天,期间在凤羽古镇停留了7天时间,第十一任凤羽土巡检尹忠用白族最隆重的礼仪迎接徐霞客,并留下了很多相关物件,现今为徐霞客研学游基地,目前正在整修中,但也能感受到凤羽镇对此的重视,老宅保存完整,是探索和研究徐霞客以及白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小镇休憩地——咖啡店助力乡村振兴

在凤羽镇的调研之旅中,实践团被这个小镇的宁静与历史韵味深深吸引,并前往小镇的咖啡店进行文旅产业的调研。小镇咖啡店不仅是一个休闲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聚集地,当地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他们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和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一个享受和探索白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的平台。

 

7月9日下午,实践团前往凤羽镇佛堂村,实地调研当地的文艺与文旅产业现状,包括稻田剧场,退步堂和天马草堂等,进一步了解当地生活文化和文创情况。佛堂自然村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东部,是一个传统白族村落,背靠天马山,面向凤羽坝子,村中有清源河水、三爷泉水穿流而过,坐拥千亩湿地风光、油菜花海、古梨园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近年来,佛堂村以文化赋能为着力点,以跨界融合为切入点,探索出“软乡村、酷农业、融艺术、慢生活”的“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佛堂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艺术赋能——空中稻田剧场

在凤羽镇的佛堂村,江登村委会的辖区内,坐落着一座别具一格的“空中稻田剧场”。这座剧场巧妙地融入了周围的自然景观,与起伏的山脉和谐共生,展现出一种时尚而大气的建筑风格,其设计感和艺术气息让人印象深刻,造型独特,难以忘怀。

作为千宿文旅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依托自身资源和经验精心打造的项目,“空中稻田剧场”是一个融合了农业、文创和田园体验的综合性文旅空间,占地广阔,超过百亩。

近年来,这个剧场已经成为大理乡村文化创新的热点,吸引了众多文化娱乐活动的青睐。从凯迪拉克的试驾活动、奥迪A6的新车发布会,到凤羽的插秧节和白米丰收节,再到《中国这么美》的凤羽篇拍摄、帝亚吉欧的奠基仪式晚宴,以及淘宝农鲜会客厅的直播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文化生活,也使“空中稻田剧场”迅速成为备受瞩目的“网红打卡地”。

  

文创老宅——退步堂和天马草堂

在凤羽镇的古村落中,封新城团队以匠心独运的方式,将60多户老宅进行了现代化和艺术化的改造,使这片曾经的废墟焕发新生。自2015年起,他们在佛堂村祷告村、大涧古村及其周边村落,逐渐打造了一系列艺术空间,其中包括退步堂和天马草堂这两座别具一格的宅院。

退步堂,作为封新城的隐居之地,门前悬挂着他亲笔撰写的对联,上联“柴扉门小是正门”,下联“佛堂村远及天下”,寓意深远。天马草堂,同样出自建筑师八旬之手,与退步堂一样,采用了最自然的构造方式和建材,依山而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水系循环源自一口深井,水流沿着引水槽自上而下,为这个艺术空间带来了四季不断的清音。

这两座宅院,不仅是封新城团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他们对现代艺术与自然融合的探索和实践,为凤羽镇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经过一日白族文化近距离体验和调研,实践团将结合所观所学深入研究如何将白族文化、徐霞客IP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探索文化与农业、旅游、艺术的融合如何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