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数字技术与软件——文创产业前沿技术》系列讲座在文创学院A7-200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助理教授、青年作曲家、声音艺术家、计算机音乐学者徐枝新作为主讲嘉宾,以数字音乐技术与音乐人工智能为主题,深度解析数字音乐技术发展脉络及其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实践。
徐老师系统梳理了自19世纪早期至今的音乐技术发展脉络,从早期声学记录(如爱迪生留声机的机械录音)到模拟录音技术的成熟,再到现代数字音频技术的普及,技术革新持续推动了音乐保存与再现方式的演进。在此基础上,徐老师深入解析了数字音频的关键技术,聚焦其核心要素——采样率与比特深度,详细阐释了这两个参数如何共同作用于音质的清晰度与细节层次的呈现。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徐老师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的创新应用,其功能可覆盖作曲、编曲及音色合成等全流程,显著突破了传统音乐创作的边界。接着,他重点介绍了若干人工智能音乐创作工具,包括Google的Magenta项目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Muzic模型。这些工具不仅实现了“机器作曲”的功能,更能够模拟人类对音乐风格的感知能力,标志着人工智能已从“技术辅助工具”逐步演变为“艺术创作的实际参与者”。
徐老师的讲座以扎实的技术解析为根基,以前瞻性的未来展望为延伸,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数字音乐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的认知,更激发了大家对“技术与艺术”跨界融合的深入思考。通过系统性的理论阐述与创新案例的分享,此次讲座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为其探索未来音乐创作与技术创新提供了宝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