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致敬伟大胜利|文创学院教职工党支部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

文创学院 2025-09-03 41

2025年9月3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教职工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在线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盛况。作为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此次观看阅兵仪式不仅是一次视觉震撼,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党性教育。

01 阅兵盛况:气势恢宏的国家盛典

上午9时,纪念大会准时开始。天安门广场上,45个方(梯)队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按照实战化、模块化、体系化编组,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展示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成就和威武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

空中护旗梯队由多型直升机组成多个编队,展示了我国空中作战力量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向全世界昭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徒步方队体现了抗战老部队和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的结合战旗方队代表浴血于抗日烽火的功勋荣誉,装备方队则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众多代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最新装备在此次阅兵中展示。约70分钟的阅兵仪式中,集中展示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成就和威武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

观看过程中,党员们屏息凝视,心潮逐浪高。他们的目光回溯峥嵘岁月,思绪穿越历史烟云,在那抹跃动的鲜红中,仿佛看到了先烈们殷切的目光,感受到了血脉中奔涌的家国情怀与沉甸甸的时代责任。

   

      

02 交大与抗战:烽火岁月中的学术报国

在这场震撼人心的阅兵仪式背后,是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抗战历史。交大人在这场全民族抗战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交通大学校园沦陷,交大师生被迫迁至租界,胼手胝足,苦力支撑,不曾中断一日办学。1940年,为响应国家对抗战人才的迫切需求,交通大学重庆分校逆境崛起,至抗战胜利的五年岁月里,交大渝校坚决响应全民族抗战需求,在极其艰难条件下,不仅为全面抗战胜利、解放战争胜利,更为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积累了广泛的人才基础,以实干与担当书写了与国家民族同频共振的铿锵战歌。




山河破碎,交大人不惧牺牲,涌现出许多楷模,他们以青春热血和赤诚担当诠释了民族风骨。交大校友邹韬奋先生在“九一八”事变后,以《生活》周刊为阵地,发表檄文,坚决反对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全面抗战爆发,他又创办《抗战》(日刊)《全民抗战》等报刊,并利用国民参政员身份,反对、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消极抗日的种种倒行逆施和专制暴行。

03 使命传承:从抗战精神到育人初心

观看阅兵不仅是一次历史回顾,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教育启迪和思考。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党员们深刻认识到抗战精神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那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正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传承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为交大文创人,我们肩负着用创意讲好中国故事的特殊使命。抗战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宝藏,在数字化转型的今天,如何深入挖掘抗战历史中的文化资源,如何立足专业优势,将创意设计、数字技术与红色文化传承相结合,让这段历史"活"起来,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这堂超越课堂的爱国大课,从受阅官兵坚毅的目光到大国重器的轰鸣,党员们读懂的不仅是国家的强盛,更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谛。这份由英烈鲜血换来的和平,这份由奋斗一代代传承的伟业,今日在我辈手中守护与延续。从抗战烽火中的学术报国,到新时代的文创育人,变的是形式与方法,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

文创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将把这次观看活动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的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学期的教学科研工作,立足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交大文创人的智慧和力量。

党员感想:

文创学院院长 张伟民:中国这场阅兵充分展示了强大的军力,高昂的士气,但同时高举正义、人民、和平的旗帜!回想祖国百年来的历史,经历了多少屈辱,感慨万千,饱含热泪,我们终于强大起来了,再也不受讹诈和不再屈辱!这一切是全国人民数十年努力奋斗得来的。我们誓将继续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我们的工作,让我们的祖国永远强盛,人民生活水平步步提升,守护好正义,守护好和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早日实现。

文创学院副院长 薛可:2025年九三阅兵,是一场历史血脉与时代力量的庄严对话。徒步方队“一老一新”的编排,象征着从抗战烽火到强国强军的伟大征程。当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众多首次亮相的“国之重器”组成的钢铁巨流驶过,它不仅展示了我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和联合作战的新模式,更以磅礴气势宣告: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守护历史的真理与正义。

党员代表 姜进章: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召唤,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钢铁洪流与血肉之躯在高科技内涵支撑下共同演绎着一部立体的国家叙事诗。

党员代表 周冬:“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次,我们东风5C覆盖全球!你们的名字写遍山河的每一个角落!实力展示就是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安宁。吾辈当自强,方能不负先烈,守护盛世中华!”

党员代表 陈亮: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国家力量与和平决心的庄严宣誓。凝视着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山河锦绣,吾辈更感责任在肩。唯有铭记历史,自强不息,方能不负韶华,守护这盛世荣光。致敬伟大祖国,致敬不朽的英魂!

党员代表 王冰煜:观看阅兵式,心潮澎湃,倍感自豪。震撼于国之重器的威严,感动于将士们的英姿。我将把这份爱国热情转化为实干担当,立足本职岗位,以更饱满的热情服务师生,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党员代表 陈佳靓:战旗列列,步履铿锵,一面面鲜红的荣誉旗帜承载着革命先烈英雄部队的铁血与功勋,激励着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必将这份忠诚与担当融入育人事业,培育心怀家国的时代新人。

党员代表 陈雪萍:伴随着钢铁洪流进行曲开过来的战旗方队,80面浴血而来的战旗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一面面鲜红的旗帜中,我们看到了烽火里不屈的身影,看到了故事里滚烫的热血抗战精神,它们从不只是书本里的文字,而是刻在每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民族力量。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纪念胜利是为了新的胜利。

党员代表 施艳婷:当整齐划一的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新型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和自豪,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国防力量的雄厚。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携手努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党员代表 赵汗青: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深感和平须由强大力量捍卫,先进装备是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保障。我辈当坚持和平发展,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员代表 曾雅蓉:阅兵式不仅是一次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行动,极大的振奋了当下正在努力奋斗的中国青年们。作为高校教职员工,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这场阅兵式所激发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正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活的教材。

党员代表 叶佳幸:对如今祖国蒸蒸日上的实力,威武雄壮的军威深感自豪,我将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拼尽全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伟大目标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党员代表 钟小慧:阅兵让我们更加明白和平来之不易,也激发了强烈的责任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把爱国精神落实到每一个行动。

党员代表 刘振:看到天安门上空,战鹰呼啸而过。想起开国大典时周总理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的辛酸。八十年沧桑巨变,今日战机蔽空,钢铁洪流展现强国军威。盛世已至,如您所愿。这场阅兵不仅展示国威军威,更是对历史的最好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