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进章 & 李仲谋:数字博物馆

文创学院 2020-11-26 4034

授课课程 | 科技与文创系列直播第四期暨上海交大文创学院高层管理教育公开课《数字博物馆》

主讲人 | 姜进章  上海交大文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创赋能-商业IP化运营课程学术主任

对话嘉宾 | 李仲谋  世茂集团助理总裁、上海世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深度好文:  6654字 |   15分钟阅读

博物馆本质是人类的一种时空交错的复杂性信息行为。

——姜进章

Part 1 主题演讲:博物馆智能化信息行为分析

——从电影《信条》谈起

主讲人:姜进章

导入:电影《信条》的信息行为学反思《信条》内容简介:一群蒙面匪徒闯入乌克兰一个歌剧院劫持人质,真实目标是要抢夺一个装有神秘物质的手提箱。主角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抢夺手提箱,但任务离奇失败,主角为保护秘密“被假死”。后通过女科学家的帮助,主角从射出的子弹倒着回到枪膛的实验中了解到“逆转时间”的概念,并被告知整个世界可能因为逆时间技术消失。主角从此加入“信条”组织,他的任务是保护全世界不要被逆时间毁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基于电影的行为逻辑,主角的行为基于以下信念:即所有未发生的事情必会发生,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因此信条的电影拒绝理性理解的可能性而诉诸人们的感受。在对《信条》的信息行为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现实社会的运作基于截然相反的逻辑,即对过去信息知道的越多,对未来趋势的信息掌握的越多,我们对当下的决策就与会越正确与有效。因此,从现实观念上来看,《信条》的很多的语录有待更正。从信息行为的论点上来看,当下决策和过去的信息基础和未来的信息预测密切相关。

这就是《信条》带给我们的一个和现实相关的悖论。从博物馆到现代媒体,所有的信息载体都在验证这个理论。或者说,信息行为学正是博物馆最根本的魅力所在。那么,在当下网络媒体环境中,我们如何定义博物馆?从信息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博物馆本质是人类的一种时空交错的复杂的信息行为。

1.与社会深度结合的生命体验—博物馆的使命

博物馆必须是一个奇观,一般来说,它是对生命的具体的倒转,因此它是自主运动的。所以说,通过表现和商品化的过程,壮观的博物馆被重新构建成一个影响公众对艺术和社会认知的框架。在这个认知框架当中,社会运转的意识形态以及个体对世界的看法,包括对当下艺术、科技以及对制度的思考等想法都可以从博物馆当中获得,并被人们理解、应用和创新。博物馆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行为交汇之地。

现代的博物馆汇聚了各种各样的目标游客:

1.探险家:他们出于好奇心和兴趣来参观博物馆,因此新近收藏和先锋艺术作品最能吸引其目光。

2.辅导员:博物馆是他们增强朋友与家人的联系的理想场所,因此这类群体往往对丰富的课程感兴趣。

3.经验探索者:他们将博物馆视为享乐的场所,对新鲜事物的刺激的追求胜过深刻的求知欲。

4.专业人士和博物馆的爱好者:这是相对小众却拥有最大影响力的团体,他们包括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高校教师、学生、艺术家、政策制定者等。他们关注博物馆的新项目和社会发展的有机互动。

5.充电者:他们将博物馆视为激发灵感的场所与远离尘嚣的诗意栖居地。

因此博物馆是让各方人士汇聚于此并交换信息的场所,是数字时代的信息中转站与灵感的桃花源。

2.数字时代下的智能博物馆

①数字时代的三个阶段

1. 在线(虚实空间互动)——万物互联:跨越时空的线上博物馆

2.大数据(物质计算化,构建未来确定性)——社会协同:跨越个体边界的大数据博物馆

3.人工智能(延伸和增强人类智慧,人机融合)——劳动自动化:跨越人机界限的博物馆

因此,随着人、机器、社会、数据的交互,人类正在走向人机融合的时代。人机融合将是未来博物馆在信息行为当中最重要的背景。

②人工智能对博物馆的颠覆

广义来讲,人工智能是关于人造物的智能行为,而智能行为包括知觉、推理、学习、交流和在复杂环境中的行为。

狭义来讲,“人工智能”一词目前是指用计算机模拟或实现的智能,因此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智能。简单来说,就是生产出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智能就是让一个实体在其所处环境中能够适当地、有远见地实现其功能的一种能力。

1.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领域的进步,为一些核心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和机遇。

2.机器在执行与智力相关的特定任务时的表现已经超越了人类,未来几年特定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仍将持续下去。

3.在未来20年内,人工智能虽然还不能全面取代人类,但至少在越来越多任务上的表现会接近或超越人类。

4.加快发展的人工智能能力,将使得一些长期以来需要人类劳动力来完成的任务最终实现自动化。

5.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代价,工作技能的转变,以及社会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6.失业率先升后降,人们将伴随人工智能工作,人工智能伴随人们生活。

每个时代都有符合自己时代信息收集模式和社会生产力的博物馆。农业时代基于野生资源的人工培育创造基本生活资料,所以说早期的博物馆主要是搬运自然的产品;工业时代是分子元素打开了人类观看世界的新视野,科技被用于创造新物质。因此,工业时代的博物馆,不再满足于对物品的积累,而以展示生产工艺和物质的创新过程为主;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的创新成为核心要素,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app让流动空间和固定时间在人们眼前交汇、碰撞;到了大数据时代,人类的行为的数据与知识的交互可以更便捷地产生预置的行为,机器的认知系统会将全人类的信息用高效的智能行为来进行表现。

从产品到解释,从游客体验到幕后策划,从社会责任到商业模式,智能时代的博物馆将颠覆我们以往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智能化的博物馆正在以更快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3.人工智能的应用策略

1、与人工智能共同工作,人机走向融合。

2、认识到博物馆服务供应是行为而不是内容。

3、建立以技术为导向的互联网组织,建设交互式生产体系。

4、所有的业务开始建设智能模块。

5、持续提升员工的AI素质和技能。

6、建立创意、创新和创业的虚拟团队,在流动空间中经营管理。

7、细分行为代替细分内容,实施协同众包的合作战略。

8、建设人工智能的工作环境,让每一项工作尽可能自动化。

4.博物馆的智能化之路

人类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并生存至今有赖于人类的信息认知机构和传播的进步。几千年来,人类通过学习和更新人类信息行为模式,不断寻找和组织有用信息以解决人类生存困境。参观博物馆的过程可以说是人类通过信息行为优化自身的微观旅程。图书馆和博物馆都是信息行为的一个子集,其目的是方便人类更好地寻找、组织和使用信息,以解决人类的问题并维持人类生存。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五种信息行为的模型:

1. 目标导向行为方式以用户个人目标为导向解决问题,最终作为目标解决方案的呈现。问题解决方法将信息的过程概念化,寻求作为人类行为的支持信息化建设。

  • 【具体应用】博物馆建立强大的物联网,实现智能寻找目标信息。

2、意义创造的方式在意义创造的方法中,人类被认为自己是世界的硬连线者,他们用无穷的想象力不断地创造新理论。当一个旧理论下的意义鸿沟在人们世界里发展时,个人会努力去弥补新的意义,对社会进行创造。

  • 【具体应用】感官创造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实现智能创意。

3、最优觅食方式最优觅食理论是人类原始生活方式演变的信息行为,“朝着稳定的状态发展,使价值的收益最大化和单位成本最小化”,这种方式是人类觅食者通过构建有效的觅食模式并不断地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过程。

  • 【具体应用】提高信息行为效率,实行智能深度学习。

4、模块化思维方式模块化思维,是个人先掌握一个知识点后,把其内化的到知识模块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随时取用。在信息行为学中被称为“信息使用”和信息利用途径和增加潜在用途。

  • 【具体应用】布置大数据的分析系统,不断重组信息行为模块,智能化的调整博物馆的结构。

5、跨学科整合方式该模型是集成不同信息行为模型,将“人类历史上的人类信息行为”、“人类一生中的信息行为”、“信息环境”、“信息渠道”所构成的人类信息行为综合成整体。如跨学科研究一样,从所有方法的角度收集数据,然后整合研究结果。

  • 【具体应用】智能协同和博物馆机器人将让博物馆成为宇宙村。

小结:信息行为学理论下博物馆的无限可能

今后的博物馆将在过去的信息、未来的信息以及当下要决策的信息当中产生举足轻重的综合性能量。因此交互式生产,产销合一走向社会化的驱动创新将成为人工智能博物馆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新冠疫情的爆发为博物馆的智能化的迅速来临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未来博物馆的潜能远超过我们所能想象的边界。


Part2:主题演讲:近精微 致广大

——绘画类作品的数字化演进历程

主讲人:李仲谋

1.绘画作品数字化的

①古书画界有句说法:“纸寿千年,绢保八百”,相较于其他材质的文物,有机质文物更加胞弱。对这类文物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们。

②相较于陶瓷、青铜等文物,绘画类文物多是平面作品,观众在观赏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字化展示可以让二维的两面变成三维的动画。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欣赏作品。

③对绘作品进行数字化展示,可以增强绘画作品的延展性,外拓画中的大千世界,塑造画中的世界观。

2.绘画作品数字化展示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的相关理论性文章已经开始探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博物馆领域。1990年,美国启动了“美国记忆”计划,这一计划是将美国国会的图书馆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存储。19年,美国正式建成博物馆互联网系统,在网络系统上存放并传播博物馆的馆藏信息数据库,使得博物馆藏品信息的展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美国之后,欧洲的一些著名博物馆,如卢浮宫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等,也都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建设博物馆数字化展示计划。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的数字博物馆,尽管起步晚,发展也非常迅速。

3.数字化案例分享

早期人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数字化的理解局限于制作绘画的高清图像,并旁注文字解释。后来随着博物馆开发者对于数字化理解的深入,数字化得以与展览进行深度融合,甚至进一步向文创等更加丰富多样的方面发展。

  • 【聚焦·产业现状】案例1:《清明上河图》的数字化——内部驱动升级

(《清明上河图》1.0版 图源网络)

清明上河图的数字化经历了从1.0版本到3.0版本的一个发展的过程:

1.0版本:将原画转变为高清图像的呈现方式,并对画内细节和场景做出解释。

2.0版本:出现在2010年上海的世博会时期中华艺术宫内。画面被放大30倍,投射在以长130余米,高6.3米的巨型多媒体屏幕上,画面中的行人往来不绝,天色晦明变化,在三维动画技术和巨幕投影技术的辅助下,《清明上河图》完成了从“静”到“动”的变化。

3.0版本:最早出现在故宫展厅内。在图像的长卷上面的展示方面,3.0版本创造了互动的展示手法,并布置了沉浸式的剧场和球幕的影院,为游客带来浸入式体验。最后,展方还设计了一个宋代的人文空间,将游客休息与文创空间相结合,提供《清明上河图》相关周边。

《清明上河图》三个版本变化的清晰线索是:单纯图像——观看互动——沉浸体验。可以预计,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未来还会有进一步的呈现方式。

  • 【聚焦·产业现状】案例2:《千里江山图的数字化——数字展示的边界外拓


(《千里江山图》  图源网络)

《千里江山图》3.0版本:2019年12月,澳门艺术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了《千里江山图》的数字艺术展,科技相较《清明上河图》而言更进一步。展览利用多层分层渲染技术和时间变换系统,将二维图画变成三维空间,打破时空限制,突破了绘画的本身而变成了一种沉浸式的数字化展览。

《千里江山图》游戏版本:网易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开发了一款名为“千山妙笔”的叙事手游,利用《千里江山图》中的经典场景创作游戏蓝本并结合数字技术,令人如临画中。

  • 【聚焦·产业现状】案例3:梵高作品的数字化——以声光电构建的梵高宇宙”


(法国巴黎光之工坊   图源网络)

法国巴黎光之工坊的一个数字化艺术中心,以梵高的绘画为主题举办了一个沉浸式的艺术展。展方将梵高的画作投影在大厅的所有墙面和地面上,并带有视觉和音乐等多种表现。策展人带来了梵高享誉世界的杰作,如《星夜》(1889年),《吃马铃薯的 人》(1885年),《向日葵》(1888年),《阿尔勒卧室》(1889年),先进的投影技术、VR技术让观众完全融入梵高的绘画与艺术生命。

  • 【聚焦·产业现状】案例4:丝路山水地图的数字化——时空隧道、古今同辉


(《丝路山水地图》图源网络)


(图源老师演示文稿)

2018年,《丝路山水地图》作为海外拯救回来的文物被世茂集团捐赠给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青绿山水的形式描绘了东起嘉峪关西至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伊斯兰圣城麦加)的辽阔地域范围。目前,将地图转化为数字化博物馆的计划正在实行。博物馆基于“一幅长卷”、“ 一条丝路”、“ 一种生活”、“ 一段故事”四个主题来讲述丝路从古至今的传奇故事,结合当代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充分调动观众的多种感官来体验丝路山水地图所的蕴含的历史信息。


4.未来发展趋势

①数字化与文创产业——消费动力

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为博物馆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按下加速键,也将更多人的视线聚焦于此。这些数字化产品井非简单把文创进行数字化或网络化,而是借力互联网思维,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把数字文化带到一个充满象力的新阶段。

小程序、表情包、综艺、影视、游戏、动漫、音乐、广播…最近一两年,国内诸多博物馆纷纷瞄准数字文创发力,尝试着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满足观众体的新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的文创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博物馆的未来在于是否抓住了年轻人的目光,这不仅因为年轻人是一个非常大的传播、消费群体,而且也在于年轻人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最为敏感。

②数字化展示的下沉——博物走进日常

除了在实体博物馆场所举办的数字展览,以及博物馆官方网站里的虚拟展览外,藏品的数字化展示逐渐走出博物馆,下沉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展览的下沉井不是指展览内容的简化,而是意味着各种数字化展示和生活的有机结合。如今,我们可以在机场、车站、商场、酒店等更多的场所领略数字化展示的魅力。


Q&A

1. 一个成功的数字化的需要哪些必要的要素?

姜进章:为什么我们要从信息行为学角度来看待博物馆?核心就在于博物馆要为人类展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件木雕,我们所了解的不仅是木雕的外观,还有从古至今不断变化的雕刻工艺。对于过去工艺的复原与想象因此会成为我们的重要信息来源,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例如VR、AI技术的参与,我们对于信息的搜集将会更加完善、精确。不断更新的信息将会成为我们有用的索引,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世界数据汇聚、中转、创新的地方。博物馆对于物的展示实质上是对于信息的展览,我们就在看展的过程中不断模仿、学习,进而优化、创造我们的未来生活。

2.科技手段的介入是否会损害文物的价值,改变人们对文物本质的看法?

李仲谋:这个里面包含着两个问题,第一是对文物的价值有没有影响。我想对文物的价值本身不会有影响,数字化技术只会提高文物的价值,数字化技术无论怎样发达,都无法代替实物本身的珍贵性。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技术的介入有助于我们深入、多角度的了解文物的价值,从过去 “到此一游”式的观看到沉浸式的体验与了解,文物内在的价值将被最大程度的开发、挖掘——不仅了解作为静止成品的文物,也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与生产环境。

姜进章:我们讲博物馆的价值,首先要提博物馆对于文物的保护价值。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有助于提供更精确的温度检测和灰尘排查,使我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无微不至;其次是博物馆的传播价值。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学科角度解析文物,令文物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揭示;再次是博物馆的教育价值,人工智能的加入有助于我们随时学习,跨时空调用博物馆信息,增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最后是重组价值。大部分创新来自于先进技术对旧有事物的创造性重组。通过对展品的元素化解析,可以为我们的艺术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料库。

3.请老师想象一下人工智能为博物馆带来的变化。

李仲谋:人们已经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未来的博物馆将是颠覆性的,不仅收藏历史陈迹,更需要收藏未来想象。甚至通过互联网发展与全球数据共享,个人可以建立自己私人定制的博物馆。总之,未来的博物馆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姜进章:对过去所有信息的认知可以让我们面向未来打造当下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可以瞬间完成信息重组分析,博物馆通过对过去所有信息的多维度汇聚,可以为政府、个人决策带来重要参考。在面对博物馆为我们描绘的未来无数可能之中,我们将作出更准确的选择,进而无限优化当下的生活。可以说,未来博物馆将变得举足轻重。

与君共勉

从技术进步到社会变迁,

5G改变的不单单是一个场景。

让科技与人文结合,

创造更丰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