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忆
丁忆,文创学院2022届硕士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校团委首届“青苗计划”骨干培训班班委,文创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首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她学习成绩优异,注重全面发展,绩点年级第三(3.9/4.0),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2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三好学生标兵等奖励和荣誉;她坚持知行并进,踊跃躬行实践,入选交大“90后讲师团”优秀讲师,参与教育部“读懂中国”征文活动获全国最佳征文奖,她远赴四川西昌、山东日照、福建古田、陕西延安、浙江良渚等地实践锻炼,作为全国五名青年学生代表之一出席第六届金砖国家青年峰会,荣获校抗疫志愿者先锋、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称号。
丁忆,文创学院2022届硕士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校团委首届“青苗计划”骨干培训班班委,文创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首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她学习成绩优异,注重全面发展,绩点年级第三(3.9/4.0),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2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三好学生标兵等奖励和荣誉;她坚持知行并进,踊跃躬行实践,入选交大“90后讲师团”优秀讲师,参与教育部“读懂中国”征文活动获全国最佳征文奖,她远赴四川西昌、山东日照、福建古田、陕西延安、浙江良渚等地实践锻炼,作为全国五名青年学生代表之一出席第六届金砖国家青年峰会,荣获校抗疫志愿者先锋、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称号。
回顾硕士研究生的奋进之路,她这样说…
01求知无坦途,学问无捷径
研究生的第一学年在繁忙的学业中匆匆度过,这一阶段我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深耕专业上。
入学前那年假期,我内心是忐忑的。在学姐的介绍中,我了解到文创学院紧密的课程涉猎广泛,不仅聚焦传播学、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同时又涵盖了科学技术、艺术设计等相关模块。作为商科的“零基础小白”,难免感到压力,在认识到知识盲区和能力短板的同时,我利用假期全面“武装自己”,做好迎接研究生阶段的“多元”挑战。
开学不久,我才明白“多元”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我们的新闻与传播学位融合了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的实践方向的课程内容,同时还有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教授的集中授课培养,“学科交叉”的培养特色贯穿其中。另一方面,班级同学都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常常能在团队合作中优势互补,迸发智慧的灵感。比如,在新产品开发的课程项目中,有着数媒专业背景的同学负责3D建模,新传背景的同学锁定受众市场推广,财务背景的同学则制作成本预算表,而工科背景同学研究编程算法,团队成员在多元的知识背景中,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全球好莱坞》集训周结课合影
《管理学引导》课小组Pre PPT(部分)
翻开手中的笔记本,扉页上依旧一笔一画工整地写着这样一句话“Grade is nothing, the point is to learn”,这是在开学第一天来自“院长第一课”的金句。而要更切实深入地学习,离不开学院“产业导向”的培养理念。
ICCI《文创产业调研》课班级合照
学院的两门特色实践课程让我受益匪浅。在《文创产业调研》课中,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各行各业包括新兴文创领域的专家和企业管理层,前往企业一线洞悉前沿的行业动态,让我对上海的文创产业有了较为宏观的了解。在《创新、创意与创业-创意实践》课上,两位资深书画名师詹仁左老师和周斌老师亲笔教授,我们徜徉于书法绘画的静谧空间,浸润于传统文化的古典意蕴,在笔墨流转间感悟静水流深。
《创新、创意与创业-创意实践》课程
得益于学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互助式的学习环境和团队化的日常交流,我进一步开拓了学习的思路,找到了有效的方法,在高强度的学习节奏中渐入佳境。
在文创学院的学习生活中,我与同学们会为小组pre激情讨论,甚至通宵达旦;我们会在RYU老师精心准备的Case Study里寻根究底,思考现象背后的核心问题;我们会沉迷在“互联网+”比赛中精益求精,直到创业的成功仿佛就在一念之间;我们也会在“好莱坞集训周”尽情探索太平洋彼岸的影视文娱业态……在课余时间,我们还会自发在放映厅组织电影和音乐导赏,结伴在健身房坚持健身和操课塑型,共同欢祝一个个独具纪念意义的节日和时刻。现在回想,研究生学习的焦虑和彷徨已然消散,只剩下与同学们一起求知的热情和相伴的快乐。
0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到了第二学年,我逐渐将重心转向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的探索中。经历本科阶段广泛尝试社会实习之后,我意识到学生时代,校园才是我最深的眷恋。
上海交通大学首届“青苗计划”结业典礼合照
立足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广阔平台,我有幸加入校团委首届“青苗计划”骨干培训班,结识了交大各学院有志于基层选调的朋友;见证了学院第一届研究生会从零起步奋楫争先,通过一年努力摘得全校院(系)研究生会优评“金奖”的传奇;也在学院最后一届跨年级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开展中,逐步摸索党建工作的要领。
文创学院2021年研究生全体大会与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凤合影
我深刻知道,这些绝不仅仅是学生工作经历,而是历练,是成长,更是责任,是服务。而这些经历中收获的师生情和友情,也成为了我硕士生涯最难以割舍的回忆。
来到交大后第一次走出校园参与实践项目是在2019年末的冬天,我跟随导师前往四川大凉山彝族村寨走访调研。在那里,我看到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山区里的日子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区域和城乡间的贫富差距依旧很大,广阔的基层沃土及乡村振兴事业急需新鲜血液和青春力量的注入。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我远赴山东日照、福建古田、陕西延安、浙江良渚等地开展实践锻炼。因为我觉得,只有双脚站在这片广袤的土地,切身感受当地风土人情,才能产生更多从书本上得不来的思考。
在山东省日照市挂职锻炼时,我发现单位前辈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大量阅读理论书籍,始终坚持在学中做、做中学。深入党政机关,我看到了不同专业与基层服务相结合的无限可能。
在建党百年学校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培训中,我和党支书班的小伙伴们一起前往福建宁德、古田和陕西延安调研,重温杨成武将军、南泥湾垦荒战士们、张思德烈士等的革命故事,更是深切感受到初心与使命的激荡,听到了理想与信仰的召唤,折服于老一辈革命家深邃的政治眼光、高尚的家国情怀、强大的责任担当。
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度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社会实践
在家乡交通局的抗疫志愿服务期间,我被基层党员敢于冲在最前沿、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深深打动,那种时刻“把群众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的精神令人振奋。
很多具体的实践调研细节渐渐遥远,但内心的那根火苗却在一次次实践中越燃越旺,未来的职业选择也在一回回叩问中勾勒得愈加清晰。
03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
习总书记说,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在我们每个人的追梦路上,关于选择的探讨和反思时有发生。到底何为选择呢?
在我看来,选择是权衡与取舍。选择你所喜欢的,爱你所选择的。选择读博深造、选择投身互联网、选择金融证券、选择从事教育……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面临很多条路的抉择。也许,在现实的压力下,我们会同时勾画若干备选,但我相信这其中一定会有一条最偏向也最适合的主线指引着我们努力靠近。
这样的摸索需要时间的沉淀。从本科种下的一颗种子,到研究生阶段的生根发芽,多年的学习积累与实践思考给予了我很多力量,让我逐步坚定了报考上海市选调生的决定。初心易得,始终难守。选择了选调,就是选择了一场持久战,需要预先的工作锻炼,更需要充足的复习备考,也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应对诸多不确定性。
备考材料
“因为笃定,未来才会来临;因为相信,火焰永不燃尽。”这句曾经用了好久的座右铭,伴随着来自师长朋友的鼓励和陪伴,让我走过了求职季的忙碌时光,得以看到坚持浇灌的果实。
至此,我的学生时代已经画上了句号。在文创学院的研究生生涯,带给我的收获和改变实在难以用一篇回顾去承载,我对师长和同学们的感恩和回忆也绝非语言和文字足以表达。未来无论在何岗位,我希望自己能把“真诚、专业、创新”的院训融于基因,将交大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情怀落到实处。
★学姐寄语
在经历了漫长的求职季之后,我才深刻体会到,比选择更难更重要的是坚守。能坚持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这才是选择的价值。
这里想把李叔同的这段话和学弟学妹们共勉——“世界是个回音谷,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相信未来,不管大家面对多大的困难,都仍会坚守你们做出的选择,在通向曙光的奋进之路上笃定前行、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