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届“非遗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论坛暨《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新书发行会成功举办

群智协同,共绘新质非遗未来

文创学院 2024-05-31 5402

5月31日,由中国计算机协会、西北工业大学计算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非遗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本届论坛以“群智协同,新质非遗”为主题,旨在通过跨界合作与交流,探讨在数字化浪潮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路径,体现新质生产力对于非遗创新的驱动作用。非遗研究报告第二辑之《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也在论坛上首发。

本届论坛汇聚了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一流院校的非遗领域专家学者、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及国内非遗业界精英,以面对面的形式共同分享和探讨非遗数字传播的发展路径。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周颖副处长等领导出席了论坛。

群英荟萃,共话新质非遗

本届论坛由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西北工业大学计算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主任郭斌教授主持。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李春科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数字技术的快速进步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群智协同的理念强调了合作与共建的重要性,与非遗数字传播创新发展的核心价值不谋而合。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院长薛可教授介绍了论坛的创办初心、发展进程以及未来计划,并强调新质生产力不仅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动力,也是坚实的社会基础支撑。

陕西省文联艺术专家瞿石明指出,非遗与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等同数字传播相结合是推动陕西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

在专家论坛中,学者们分别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展开了兼具前沿性与交叉性的主题报告。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杨军昌教授将材料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文物保护,强调了新材料运用在非遗创新保护中的价值挖掘;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薛可教授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重塑数字非遗的价值生态体系,阐释了优化新质非遗内容生产的三大构面,介绍了共生化、虚实化以及交融化三种新质态,同时提出了数字非遗传播进路的三大新质能,即共振性、共融性与共创性,致力于实现数字非遗的新质传播;中国传媒大学袁邈桐教授从保护、传承、活化、认同等方面表明如何应对非遗面临的挑战;北京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朱凌宇通过展示了人工智能生存技术的实践活动,提出融合创新科技与传统文旅元素对非遗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的新效能。

本次论坛还涵盖了青年学者论坛与博士生论坛等面向广泛的科研群体。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张华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光伟、西安工程大学张彬副教授、长安大学唐蕾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高级教师罗东才,及西北工业大学胡书明、上海交通大学于丁、中国传媒大学金恬田、上海师范大学赵明达、华东师范大学王子伦等众多专家与青年学者从影视传播、AI技术在古文字典编纂中的应用、传统服饰修复、秦腔数字化保护及中小学非遗研学,以及数字虚拟人、AIGC视听广告及短视频传播策略等视角进行了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学术分享。

本次论坛中具有特色“非遗传承人与学者对话”的圆桌论坛成为大会互动探讨新亮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第四代传承人汪海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耀州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赵春及二代传承人崔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莲湖面塑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倍源,与与会学者专家就“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皮影传承人汪海燕分享了通过新媒体传播跨界的方式将皮影元素融入生活,创新皮影的非遗传承与保护经验;面塑传承人张倍源强调数字技术与口授心传的两相结合是激发非遗创新活力的关键;秦绣传承人崔萌与赵春详述了秦绣手工技艺与数字展示的创新互动。传承人们还通过现场展示手工作品,分享非遗的制作过程,给与会嘉带来了视听触多层级的沉浸式体验。


新书发布,拓展研究新视野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第二辑之《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在论坛上首发。该研究报告是国内首部研究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研究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和西北工业大学计算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论坛上本书责任编辑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方毅超编辑在发言中表示,全书共有八个章节,包括对全球非遗研究现状的学术分析、不同类型的数字传播的模式、不同区域的非遗数字传播的区隔性特色介绍等部分。研究报告介绍了在数字时代全球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创新性经验与发展趋势,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从学术与实践层面均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也为全球的文明互鉴贡献了中国学者的智慧。



新质非遗,迎风扬帆再远航

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获得了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以及多家媒体的关注。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头条、西安发布、凤凰新闻、腾讯新闻等10多家媒体均报道了本次论坛,中新网截止发稿日阅读量已达到31.1万人次。

本届论坛为非遗传承与数字科技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新质非遗,扬帆再航2025年的第三届“非遗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论坛将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我们期待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非遗载体的创新性传承与保护,以数字非遗载体传承好利用好非遗,与时俱进发展好非遗,形成更多更好的中国非遗产数字传播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特色,谱写非遗创新性传承与社会化保护的新篇章。

撰稿:肖尹洛恩 殷南溪

图片:王伯源 付静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