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全龄数字消费,引领数字文化出海!《未来.观》2025上海展圆满闭幕

文创学院 2025-11-16 262
2025年11月16日,作为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邀约项目,《未来.观》2025上海展在上海滨港商业中心圆满闭幕。这场历时近一个月的数字创意盛宴,以AI驱动装置、脑机接口交互、大空间VR等前沿技术为载体,服务文体旅商展融合发展,打破“高科技仅属年轻人”的刻板印象,打造了一场面向全民的数字文化共享平台。

科技融文,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未来.观》(The Future to See Future)由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上海交大文创学院)主办,秉承学院“国际化,学科交叉,产业导向”的育人理念,倾力打造中英(国际)青年数字文化交流、作品展示和内容共创平台,旨在鼓励青年用创意科技和数字艺术赋能美好世界,隔年分别在上海和伦敦举办主题展览。2024年9月,作为当年度上海市中华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项目,《未来.观——中英青年数字创意展》亮相于“2024伦敦设计节”,成为其唯一由中国高校主办的官方伙伴活动。今年,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邀约展览,回归上海,在2025年10月28日-11月16日期间举办。

《未来.观》的每届展览,都伴随并反映数字创意发展最前沿,创作形态不断丰富,创意也日趋先锋。基于《未来.观》的策展理念,所有数字创意技术都服务于每位创意人对未来的思考。来自英国的《大脑里的宇宙》脑机接口作品,不仅实现了观众脑波数据共创,也将发展成为一项未来社会情绪实验项目。来自香港的作品《格化》,则是探讨年轻人生活边界的创意数字叙事。上海本地作者创作的《张园》MR作品,不仅希望用虚拟现实技术记录历史,也鼓励原住民上传自己的数字影像作品,未来成为集体记忆平台。同时,近年流行的大空间VR作品也加入了展览,集聚了一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验项目,包括《敦煌:沙海谜窟》和《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等,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与未来的交融共振。

文体旅商展融合,促发新消费

每年的《未来.观》选址都有巧思。据策展人珍珠老师介绍,去年在伦敦市中心的文化地标原英国皇家造币厂ROYAL MINT COURT展出,推动中国数字文化出海和创意合作。今年,选择地处今潮8弄的上海滨港商业中心,主旨在于融入上海“文体旅商展”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通过数字文化赋能消费场景,丰富公众数字文化消费选择;另一方面借助商业空间的高流量属性,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在展示专业创意成果的同时,激发普通公众的数字创新热情,为数字文创产业创新发展和市场共融提供交大智慧和高校力量。

观众构成印证了“全民共享”的理念。除年轻群体外,银发族参观比例显著上升,外地及海外游客亦成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商务人士会后夜访,也有外国游客被商场数字广告吸引驻足;更有广西18人大学生团、北京22人高职教师团专程组团来沪观展,生动诠释了“文体旅商展”充分融合的现实图景。

为进一步推动行业交流与发展,展览同步举办《未来.观》2025数字创意人大会,开设“VR新秀汇”、“触摸未来”、“创意叙事”三场专业分享会。来自中外的数字创意人齐聚一堂,分享创作经验、探讨行业趋势,更针对各国高校数字创意相关专业教育提出建设性建议,为行业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注入思想活力。

产业联盟助力,共推国际化发展

《未来.观》2025上海展还特别设置了体验效果问卷调研,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数据参考。结果显示,学习和体验新科技是公众首选目的,其次是娱乐放松和社交团建。在内容类别方面,科幻类和中国传统文化类的体验高居公众最喜爱的体验类别之首。在内容创制质量方面,尤其是大空间VR领域,调研显示,公众需求已从 “基础技术” 向 “交互优化” 和“审美体验”过渡,这种迭代需求将直接影响并推动内容创制质量的提升,形成“内容引领技术、创意赋能体验”的正向循环。

作为《未来.观》2025上海展的合作伙伴,上海数字文创暨元宇宙产业联盟对展会价值给予高度认可。联盟秘书长庞博表示,公众体验反馈数据对提升数字内容创制能力极具参考意义,联盟将与上海交大文创学院《未来.观》团队建立长期合作,深化数字创意体验与消费研究;同时,展会已集聚超百位国际化数字创意人,将为上海数字创意产业注入国际化活力,也将助力上海本土数字文化企业与创意人借助该平台“走出去”,融入中国数字文化出海大潮。

随着2025上海展的落幕,《未来.观》团队已启动2026年海外展筹备工作。未来,这一平台将持续发掘中外青年数字创意力量,提升中国数字内容原创品质,深化跨文化对话,为中国数字文化走向世界搭建坚实桥梁,进一步推动中外数字文化交流与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