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介绍 ●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和保护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为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诚挚邀请您参与本次论坛,分享您在数字非遗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探讨“群智协同与新质非遗”。
本次论坛旨在探讨智能计算对非遗的赋能作用,突出数智非遗、非遗智能感知交互和非遗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我们希望您的报告主题能够融合这些概念,并强调计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对新质生产力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
论坛将发布《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新书,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圆桌会议。论坛希望以非遗交流为契机,为政、产、学、研等领域相关人士搭建交流平台,诚邀文化产业、计算机科学、传播学、艺术学等不同学科的海内外学者和业界人士积极参与,形成交叉学科视角下的思想碰撞,探索新质非遗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共商非遗发展的未来趋势。
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能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创新发展,促进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24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论坛
时间
2024年5月31日
地点
中国 西安
主办方
西北工业大学 计算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征稿主题
本届论坛希望征集探讨以下议题的报告提案,包括但不限于:
数智非遗:
利用计算方法和技术探索非遗的数字化表达、存储和传播,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非遗智能感知交互:
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开发智能设备和交互系统,提升非遗传承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非遗元宇宙:
探索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在非遗领域的应用,打造沉浸式体验,传递非遗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
网络文化与身份认同:
研究社交网络中的群体行为和文化表达,探讨网络文化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塑造和影响。
社交媒体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探讨社交网络平台在促进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分析社交媒体对文化信息的传递速度、范围和影响力。
虚拟社区中的文化演化:
分析移动社交网络中虚拟社区的形成和发展,探讨虚拟社区对文化演化和传承的影响。
用户生成内容与文化创新:
研究用户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创造的文化内容,探讨用户生成内容对文化创新和变革的推动作用。
社交网络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探讨不同文化间在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交流与融合,分析社交网络对跨文化交流的促进和挑战。
新媒体传播与文化价值观的塑造:
分析新媒体平台上呈现的文化内容和价值观,探讨新媒体对个体和社会文化观念的塑造和影响,研究新媒体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探讨新媒体平台在促进多样文化表达和交流方面的作用和挑战。
虚拟数字人与人机共生:
探讨虚拟数字人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如虚拟助手、虚拟艺人、虚拟教育等,以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与意义,研究人机共生中的情感互动,包括虚拟数字人如何理解、表达和回应情感,以及人类如何与虚拟数字人建立情感联系,研究如何根据个体需求和偏好定制虚拟数字人,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并探讨虚拟数字人在多样文化背景下的表达和适应。
其它与计算赋能非遗相关主题
提交要求
欢迎您提交相关报告,包括但不限于理论研究、实践案例和技术应用。提交的报告应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具备一定的学术和实践价值,字数不少于500字,中英文均可,主办方将根据议题对收到的稿件进行分类并确定入选。
报告提交方式:
请将报告内容投稿至邮箱:
yasanding@mail.nwpu.edu.cn
邮件主题注明
“论坛征稿-群智协同,新质非遗”
并于正文附上作者姓名、机构、联系方式等信息。
报告重要日期: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2024年05月19日
作者通知日期:2024年05月22日
论坛日期:2024年5月31日
【重要提示】
所有被选为现场报告者将免费提供唐装、汉服,并设计搭配妆容,以展示独特的文化色彩,并为现场讲解增添视觉上的魅力。
论坛设立专门的唐装、汉服体验区,提供多种唐装、汉服款式供参与者选择,并配备专业的化妆师和发型师,确保每个人都能以最佳的形象展示自己。
参与者们可以亲身感受汉服的穿着方式、搭配技巧以及相关礼仪常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计算的力量为非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让我们共同努力,以群智协同的方式,推动新质非遗的发展,引领新时代的文化产业!
衷心期待您的参与!
数字非遗论坛组委会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