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上海交大文创学院艺术私享 “角色与归处——当代艺术与收藏市场”顺利举办

文创学院 2022-03-02 2343

在人均GDP增长与大众消费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文化艺术消费正在迅速崛起。巨大的艺术品消费需求与科技融合发展,为艺术市场带来空前的发展规模与丰富多元的创新业态结构,艺术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影响不断加强。当代艺术市场生态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其中有哪些角色,分别落于何处?

2022年3月2日,上海交大文创学院成功举办以“角色与归处——当代艺术与收藏市场”为主题的艺术私享活动,试图从以下多个角度解构当代艺术生态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探讨艺术市场的多样面貌:

1.艺术市场中的不同角色:美术馆、画廊和拍卖行;

2.公共艺术机构和展览的重要性;

3.藏家所扮演的角色及如何选择收藏品

本次活动特邀艺术业态内的资深从业者:佳士得拍卖行中国区公关市场总监、国家注册拍卖师秦仲维;青年艺术家陆超;青年藏家张旭;Linseed Projects 画廊主理人庄菱植等嘉宾作主旨分享,独立策展人陈鋆尧担任圆桌主持。活动也特邀上海交大文创学院部分产业导师、“新文创”CEO企业研修班校友及其他艺术界资深从业人士与会交流。感谢TODTOWN天荟场地支持。


(上海交大文创学院院长助理、产业合作办公室主任刘佳琛开场介绍)

活动开场,上海交大文创学院院长助理、产业合作办公室主任刘佳琛介绍文创学院的办学特色、产业合作发展现状、举办艺术活动的意义与目的。独立策展人陈鋆尧随后从艺术私享活动定位入手,引领参会嘉宾进入艺术生态的语境之中。

(与会嘉宾)

(主旨分享)

从具有广阔面向的一级艺术市场出发,Linseed Projects 画廊主理人庄菱植分享了她对一级市场中年轻艺术家身影渐趋活跃的观察。画廊的主要功能,在于系统曝光与推广那些与自身风格相匹配的艺术家作品,为其流向二级市场奠定基础。她认为,画廊作为一个大众得以窥看艺术市场面貌的渠道,其本身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意义也不容忽视。

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艺术家与藏家的身影都活跃其中。青年艺术家陆超,从艺术创作者的角度,以个人展览“黑色果实”为例,分享背后的创作思路。从作品出发,他认为艺术作品,尤其是绘画作品,即便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有其不可替代之处,科学技术所无法表达的,让艺术作品来表达的,这是艺术存在的价值。




(主旨分享)

青年藏家张旭从自身经历着手,认为艺术品收藏是在理性之外,对感性的一种补充,在感受而非理解艺术作品时,达到生活的某种平衡。艺术的有趣之处在于价值判断主体的多元化,这种未知感与不确定性在另一方面也构成了收藏的趣味。而收藏家与所收藏作品之间的关联,与画廊选择哪些艺术品、呈现出怎样的形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秦仲维分享)

佳士得拍卖行中国区公关市场总监、国家注册拍卖师秦仲维纵览拍卖行的历史场景变迁,揭示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神秘而彰显的两面性。揭开拍卖神秘的面纱,可以发现,竞拍价格的背后有着艺术品价值的衡量体系:诸如,艺术家、主题、尺寸、品相、传承、稀有程度等多个维度。其中的“传承”与拍卖密切相关,作品藏家的故事在拍卖过程中往往能够成为一大亮点。另一方面,拍卖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在某种程度上令二级市场具备一定的文化传播与教育属性。从拍卖行的工作经历出发,他认为收藏艺术是理性感性兼具的,选择藏品的判断标准,有出于个人喜好与审美的感性标准,也需要出于理性的自律与克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规划与收藏体系的调整,收藏的思考与取舍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助于精神境界的提升。

(圆桌讨论)

各位嘉宾分享各自在艺术市场中不同的专业视角过后,于圆桌环节就“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及运作思路”方面进行集中探讨。不论是艺术家还是藏家,以画廊为代表的一级市场或是以拍卖行为代表的二级市场,他们都处于同一的艺术生态圈之中,艺术家的本职在于以创作传达对世界的观察,而其他角色则为作品流通与艺术交流的各个环节做好准备,不同角色都各司其职,以便维持健全的市场秩序、规则,在这样一个健康的体系中,各方才能够有更长远的发展。圆桌讨论带来了丰富精彩的对谈,更好地增进了参与者对当代艺术及相关市场生态的了解与关注。


(赠礼留念)

圆桌环节结束后,上海交大文创学院产业导师、星巴克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涛作为学院代表为主旨分享嘉宾赠送礼品以示感谢。


(自由交流)

本次艺术私享会在热烈的自由交流气氛中落下帷幕,而我们对于艺术作品、市场、收藏艺术的思索不止于此,敬请期待下期艺术私享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