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生态演化的趋势与机遇——上海交大文创学院高层管理教育公开课(线上)

文创学院 2022-06-30 2592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面临新变局,加上疫情管理常态化,给我国文旅产业消费端和供给端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然而,挑战往往与机遇随行。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加之内循环促进消费,文旅行业也计划呈现“文旅融合、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

那么,面对这一时代变局,国内文旅产业又应当如何迎接挑战呢?

2022年6月30日,上海交大文创学院高层管理教育特邀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委员会景区投融资专家、中国旅游协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委员会副主任杨涛博士,他结合多年的产业实践经验,为我们带来了《文旅产业生态演化的趋势与机遇》的精彩讲演。

刘佳琛主持                                                                  杨涛分享

活动开场,上海交大文创学院院长助理、产业合作办公室主任刘佳琛介绍文创学院的办学特色、产业合作发展现状,以及详细介绍了本次公开课背景和活动议程。随后,杨涛博士新背景、新认知、新产品、新产业和新机遇五个角度,全面地阐述了他对当下的文旅产业生态的洞察与思考。

(内容回顾导图)

*本图根据课程分享摘编而成,不代表学院及授课老师立场,仅供参考。

观众互动

分享过后,杨涛博士与网友围绕文旅产品如何实现主客共享、传统文旅产业如何转型以及文博类产品如何创新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首先,对于文旅产品如何实现主客共享的问题,杨涛博士提出了两个关键点:产品制作的极致化客群定位的精准化。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分析客群需求,将文旅场景嵌入到日常场景当中,开发更多精彩的玩法,将非刚需的产品变成刚需的产品,从而打造出一个“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必去”的文旅景点。

其次,对于传统文旅产业如何转型的问题,杨涛博士以文化或自然遗产景点为例进行了回答。他指出,对这一类原本并不属于刚需的产品,可以转换思路,把原来的产品变成一个“平台”,将之从“前景”变成“背景”,融入到日常场景中去。例如,可以将“瀑布”这一自然景观变成餐厅、咖啡厅的背景,使文旅消费与日常需求有机结合,从而将之打造成一个刚需产品,实现传统文旅产业的转型。

随后,对于文博类产品如何创新的问题,杨涛博士以博物馆为例分享了他的见解。他提到,国内传统博物馆将自身的定位局限于“教学”作用上,传统的观展氛围同时也限制了游客的深度体验。相对应地,美国冰淇淋博物馆则传达出“主题游乐空间”的概念,对展品的呈现方式进行了视频化、游戏化等创新。最后,杨涛博士为博物馆相关从业者提供了三点建议:

一,推动展览与游客的深度交互,重视共情力

二,打造展品IP,围绕之衍生更多的产品。

三,走出博物馆空间,延申触角,积极参与更多社会活动

(观众互动)

结语

公开课在一片意犹未尽的讨论声中落下帷幕。随后,杨涛博士与本次活动邀请的其他嘉宾一同出席了线上的闭门研讨会,围绕文旅度假、乡村振兴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此过程中相互吸取了不少的行业经验,也对文旅产业的不同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闭门研讨会)

虽然,伴随活动的落幕,关于文旅产业的探讨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对于文旅产业发展的思考不会随之停下,文旅人寻求转型的步履也不会停歇。

正如杨涛博士在结语中所说,过去的四十年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态更优质的文旅产业环境,而我们对于未来也充满了期待与信心,但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终究还是要落到行动上,共同去实现这一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