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最文化读书会“法律的公正与温度”圆满举行

文创学院 2023-03-15 863

3月15日下午,由上海交大文创学院联合果麦文化主办的“最文化读书会 | 法律的公正与温度”文化活动顺利举行,畅销书《正义的回响》作者、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陈碧莅临ICCI文创·书里x 2040书店,用真实的法律案例,为交大师生带来思考社会案件的新视角。

最文化系列活动

在读书会中,陈碧从撰写《正义的回响》的起因说起,回顾了写书的一些“单纯想法”,她提到:“随笔和为期刊撰文仍旧停留在互联网体系的碎片化阅读,走马观花看过即忘。但如果把它们汇集成一本书,读的时间和速度将会拉长和减慢,会产生更长久的消化和思考。”

陈碧和徐璐交流对话

随后,主持人徐璐和陈碧就书中的多个法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陈碧在长年随笔经验中发现,同一个事件发生时,普通人和法学研究者所关注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对于法学研究者而言,很多规则是类似于常识性的存在,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对普通大众而言,常常由于这件事影响到了自身利益,才会在广泛群体中引起共鸣和极大关注;事实上,法律常识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从贴近生活的引起社会上极大关注的社会性案件切入,由浅入深才能足够深入人心。我们可能是任何人,不论受害人还是被害人都有同等的权利进行自我保护,这更显示出普法的重要性。“寻找真相很困难,它需要我们超越对事件的本能反应,需要我们对不同寻常的描述进行审视,更需要我们保持自律和开放的心态。”

在《正义的回响》书中,陈碧写到,“在网络世界里,有太多带着偏见的同情和不假思索的正义感,我们一旦喂养了它,就有可能在恶性循环里成为下一个恶因。”陈碧劝诫读者保持理智观望,不要冲动地下结论。


在交流中,陈碧提到,在若干社会反响极高的案件中,不难发现司法模式从大众司法转向专业司法,实现了从“广场化”到“剧场化”的转变,这是里程碑式的进步。这也给现场的读者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法律科普。“广场化”就是人人各抒己见,没有身份和空间的隔阂,直接表达自己的痛恨和厌恶。“剧场化”司法,就与公众保持了距离,强化了法律的专业性。在克服司法广场化、构建司法活动专业性的同时,司法剧场化也带来了高昂的司法成本,增加了民众参与诉讼的难度,疏离了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在司法剧场化的场景下,使得诉讼参与人虽然完全尊重法律,但持有一种并非亲近感的“保持距离”的敬意。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法律本身的进步以及其在现代社会彰显的人文温暖。

随后,陈碧与现场读者们对“法律和道德底线”“证据思维”“司法程序”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最后,读者们纷纷请陈碧在书上签名赠言,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想要获取“最系列”文化艺术系列讲座最新讯息,请关注“上海交大文创学院微信公众号”或扫描二维码加入“ICCI文创·书里 书友会”获取实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