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全体交大青年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以“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主题的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引领青年师生投身社会实践,服务人民。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川西北高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藏彝走廊、康巴藏区的主体区域。借助“丁真效应”,甘孜文旅在2020年迅速破圈,极大的关注度带来大量国内游客,带动地方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然而,在丁真热度消减之后,如何推动地方生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和创新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书写多民族共奋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依旧是亟待探索的重要问题。文创学院“‘高原见乡,文旅寻兴’——四川甘孜理塘县基层文旅公共服务模式创新”实践团(以下简称“甘孜实践团”)赴甘孜藏族自治州探访调研,实地考察当地文旅发展现状与面临困境,与地方基层文旅政府、产业实践者、当地居民和游客深度交流,剖析甘孜州文旅产业问题和痛点。实践团将以文创学子所学,以文创IP建设、数字技术赋能为抓手,思考和挖掘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生态,与地方共同创新宣传路径,提振文旅品牌,协同推进基层文旅公共服务治理思路的更新,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交大学子的力量。
7月30日,甘孜实践团在文创学院指导教师徐璐、带队老师程芬的带领下,从理塘县格聂镇出发,驱车进入格聂神山,穿越格聂之眼,前往丁真的家乡然日卡村。
格聂之眼是格聂景区的核心景点,由雪山融水和雨水汇聚而成的圆形湖泊,被一圈一圈水草围绕,湖水中雪山的倒影清晰可见,酷似人类的瞳孔。这里是观赏和拍摄格聂群峰的最佳观景点,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实践团成员在景点展开了游客采访,了解他们来此旅游的交通方式、住宿情况、信息来源,以及游客们对格聂景色的赞叹和未来文旅发展的期待,为调研成果的产出提供了依据。
实践团抵达然日卡村后兵分两路,一队进入田野,采访然日卡村的原住民、民宿老板和村内游客,调查村上的实地旅游发展情况。另一队则跟随理塘县格聂镇干部、然日卡村第一书记吉村详细了解村上“旅游+民宿+网红直播+畜牧+农特产”的新业态。
吉村书记介绍道,随着丁真的走红,大量游客涌入然日卡村,民宿生意成为了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全村有43户人家都正在重新修建房屋以接待外地游客。除了个体经营的民宿,还有村民集资的特色民宿,和政府投资的高端示范民宿。实践团基于高线城市和热门度假区的文创产业调研经验,在民宿的风貌设计、品牌力打造、和商业业态上提出了建议。
吉村书记还向实践团介绍了然日卡村的网红青年们:丁真的舅舅四郎罗布,恩珠和邓约。在“丁真效应”带动下,包括周边村庄在内的36名青年开始拍短视频做直播,格聂镇党委书记泽仁四郎还成立了“网红合作社”,由政府组织培训,聘请外部成熟的网红团队教年轻人拍摄、剪辑、运营和带货。牦牛、虫草、松茸等农特产品通过网红直播带货畅销全国,村上文创商店售卖的400件定制短袖也抢购一空。实践团和吉村书记一致认为可以从当地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中挖掘文创IP,打造系列高附加值的文创商品,规范和丰富本村的旅游路线,并以“网红经济”为引子,延伸发展然日卡村的旅游产业、畜牧业和农特产业,优化当地的旅游产业结构。
实践团随后走访了临近然日卡村的新冷古寺。新冷古寺背靠格聂神山主峰,由藏传佛教噶举派至尊一噶玛巴一世活佛于公元1164年所创建。实践团参观了冷古寺中供奉的格聂三宝:母鹿角、反转海螺和格聂之心,了解到格萨尔王的神话故事和川西藏区宗教艺术风格,对格聂地区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为实践团成员之后挖掘理塘的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创IP提供了重要的知识补充和设计灵感。
第四天的调研,甘孜实践团深入格聂镇然日卡村,完成了由理塘县、格聂镇再到然日卡村三级行政体系的文旅调研。实践团成员将四天的基层文旅调研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总结,结合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初步形成了研学平台搭建、IP形象设计、理塘民宿运营手册开发等系列文创方案。期待甘孜实践团产出更多实践成果,以文塑旅提振甘孜文旅品牌,助力甘孜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