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速递 | 高昌壁画·“数字文创助力新疆石窟艺术传播与吐鲁番乡村振兴”调研——第四站:柏孜克里克石窟

文创学院 2023-08-05 1994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全体交大青年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以“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主题的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引领青年师生投身社会实践,服务人民。文创学院“驼铃古道丝路馨——数字文创助力新疆石窟艺术传播与吐鲁番乡村振兴发展”实践团(以下简称“新疆实践团”)前往新疆进行考察调研。

新疆吐鲁番及阿克苏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学者季羡林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如今,敦煌石窟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并在数字化保护、传播与文化创意衍生品领域已有耀眼的成绩与长足的进步。但相较而言,具有同等艺术文化价值的新疆石窟在上述领域却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无论是数字化保护、基于深度学习的壁画修复、石窟艺术的大众普及与传播,还是地方文旅的融合和乡村振兴实践等方面,新疆均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此次新疆调研实践亦是“远行的艺术史课”系列计划的首站。希望同学们通过实地探访艺术诞生的原境,对古高昌地区的柏孜克里克石窟与古龟兹地区的克孜尔石窟进行重点考察,从而对书本上的艺术史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更好地运用于学术研究、展览策划以及数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之中,为提升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贡献交大学子的青春力量。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吐鲁番火焰山峡谷木头沟河西岸,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在古代属于高昌国境内。吐鲁番盆地自汉至魏被称为“车师前国”。《汉书》中最早出现“高昌”之名,载曰:“高昌者,车师前王之故地,汉之前部地也……地势高敞,人庶昌盛,故名高昌。”公元460年北凉王沮渠安周为柔然人所杀,嗣后柔然贵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故始称高昌国时期。公元640年唐朝灭麴氏高昌,于此地设西昌州(西州),并设安西都护府。

8月5日,新疆实践团来到吐鲁番火焰山附近的柏孜克里克石窟进行参观。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历史分期主要有三个时期,分别为麴氏高昌时期(公元502-640年)、唐西州时期(公元640-792年)、回鹘高昌时期(公元866-十三世纪初)。在新疆的多个佛教石窟壁画中,高昌时期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受中原汉族绘画风格的影响尤其强烈。古高昌国石窟寺大多创建于四至十五世纪之间。十三世纪,产生于西藏地区的喇嘛教也传到高昌地区,开始出现反映密教题材的石窟壁画。此外,元朝时期高昌地区亦有闻名遐迩的精通蒙、藏、梵文的回鹘佛教大师,可见一时之盛。

本文壁画图像均来自勒柯克1913年出版的画册

《Chotscho“火州”》

从十五世纪后半叶到十六世纪开始,伊斯兰教在新疆大范围传播,古高昌国的佛教石窟遂开始式微。因宗教冲突,在今天的柏孜克里克石窟中,可见大量壁画人物形象的眼睛和口被挖去。二十世纪初,德国人格伦威德尔和勒柯克以考古为名,在1901年至1914年间共四次来到柏孜克里克石窟,通过切割挖取等手段掠夺走了大量精美的石窟壁画和文物,此外还有俄、英、日等列强纷纷来此盗取,此一浩劫导致柏孜克里克再次受到极为严重的损毁。

柏孜克里克现存洞窟有57个,绘有壁画的洞窟有40多个,保存壁画总面积有1200多平方米,是吐鲁番地区现存石窟中壁画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群。在这些石窟中,就功能而言主要有礼拜窟、僧房窟毗诃罗(梵语为Samghārāma)和影窟(埋葬高僧)几种形式。从建筑形制来说,古高昌地区的石窟多为长方形券顶式窟,不分前后室,两侧无甬道。柏孜克里克石窟中较少有龟兹地区普遍的西域式窟,即在一个长方形直洞的底端两侧开作甬道,使得中间部分或成为中心塔柱的样式,后室光线较暗,一般绘有佛涅槃图。

石窟内部历史照片

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壁画题材,通常于窟顶绘有千佛图,左右两侧石壁的中部画如西方净土经变、观音经变、弥勒经变、药师经变、法华经变等图。这些经变画中,较为多见的是佛本生经变图,共有70多铺,每铺画表现一个佛本生故事。画面中央是身躯高达2米左右的大型立佛,身披红色袈裟,头偏向一侧,手施各种印记,脚穿草鞋,踏于莲花之上。佛像周围通常绘有天人、金刚、菩萨、比丘、供养人等人物形象,佛像上方左右两侧往往绘有城池、宫殿、寺院、塔庙等。

石窟内壁画赋色鲜艳优雅,多个石窟壁画中曾于表面施以金粉或金箔,惜今已几乎不存。实践团一行进入洞窟中,看到其中一窟洞门口上方有一小块天井,阳光从中倾泻下来,照着窟内残存的壁画熠熠生辉,身处其中,尤可想见当年阳光映照在金彩之上的璀璨光芒。延雨老师在石窟中与大家分享西域与中原石窟在形制上的区别,并对照残存的壁画实物为大家讲解壁画绘制流程以及柏孜克里克绘画技法上的特色。实践团师生在此得以近距离观察石窟的视觉和物质性等细节,尤其对色彩和石窟空间有了更直接的感知,并深刻体会到亲近实物和艺术史原境的重要性。

日本龙谷大学曾在冈田至弘教授的带领下,与NHK一同合作对新疆柏孜克里克第15窟(德国编号第4窟)的壁画进行数字复原,并在NHK拍摄的《新丝绸之路第二集 吐鲁番——灼热的大画廊》中展示。

石窟壁画数字虚拟复原图

此次新疆实践团的成员主要为文创学院MFA数字策展专业的学生,精通多种数字技术。实践团师生克服火焰山的烈日高温,在石窟中久久驻足,考察各处细节,以便今后做进一步的数字复原方案,或采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对石窟艺术进行创意展现。

柏孜克里克石窟在中国石窟艺术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除了以汉传佛教为主的壁画之外,回鹘佛教艺术与中原绘画风格的融合,以及汉文、回鹘文、梵文和吐火罗文书写的题记等,都是丝绸之路上多文化交汇与多民族共生的见证。

在柏孜克里克,实践团师生结识了分享石窟艺术的维族女孩库尔班·尼莎和弹奏新疆传统乐器热瓦甫的阿凡提大叔,他们热情地与实践团成员们交谈,并演奏了美丽古老的民族乐曲,让新疆实践团第四天的调研实践活动在动人的音乐声中圆满划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