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创意,会闪光!文创学子荣获“2025腾讯 Light ·技术公益创造营”优秀项目

文创学院 2025-06-28 18

2025年6月28日,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腾讯SSV、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腾讯优图实验室、腾讯云智能联合承办的第五届腾讯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以下简称:Light创造营)路演活动在厦门宾馆举行。历经4个月的专业评审,从827个申报项目中筛选出的19支队伍,经过激烈路演,最终11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获得资助。在本届创造营中,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2支学生团队脱颖而出,凭借项目“绣纹流光·粒影生花”与“畅行视界·景区无障碍友好度评分小程序”荣获Light创造营优秀项目。“声路·虹桥”和“AI银发轻语智能体”荣获创意项目。

Light创造营是腾讯推出的科技公益IP活动,历时五年,Light创造营已经吸引了4679支队伍、超过万名开发者参与,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公益实践平台之一。本届Light创造营面向高校学生群体,主题全面开放,围绕AI+社会公益议题,征集技术公益解决方案,旨在连接更多元的力量,将AI技术应用到更多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的场景中。今年获得资助的11个年度优秀项目覆盖无障碍服务、非遗传承、儿童教育、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多元领域。“畅行视界·景区无障碍友好度评分小程序”项目通过AI抓取景区无障碍相关评论,结合无障碍建设通用规范等指标,解决障碍人群出行决策难题;“绣纹流光·粒影生花”项目通过AI图像生成、图像识别等技术让国家级非遗“锡绣”纹样焕发新生。

(2025Light创造营荣誉证书)

年度优秀项目

【绣纹流光·粒影生花】

项目成员

陈皓宇 马艺琪 龙星颖 李佳容 陆梓月

项目介绍

“绣纹流光·粒影生花AI装置艺术——AI+AR锡绣粒子互动展”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学生团队打造的沉浸式互动艺术项目,聚焦国家级非遗“锡绣”纹样的数字化转译与当代表达。锡绣以几何抽象图案(如“万”字纹、尺纹)为特色,但传统制作工艺复杂、周期漫长,难以被年轻人广泛接触与理解。

为破解这一困局,项目融合AI图像生成、图像识别、TouchDesigner交互设计与AR技术,设计出一套观众可参与的“选明信片—描线—识别—AI生成—粒子互动—AR明信片”流程。观众不仅能在互动中将古老纹样再创为炫彩粒子视觉,还能生成专属的数字资产带走。项目希望借由“文化+科技”的融合,让公众从文化的旁观者转变为非遗的传承者与共创者,真正实现非遗在新时代语境中的“活化”与传播。

获奖感言

项目《绣纹流光·粒影生花》从构想到落地,离不开学院为我们搭建的优质学习平台。这个项目同时也是学院《人工智能艺术装置》课程的集体成果,授课老师倪冰冰会逐一解答每位同学的技术问题,并密切关注每组的进度,让我们在不断调整中掌握实际技能。同时,在《人工智能与认知》课上,徐祎老师则积极引导我们参与各类竞赛,并在课堂上组织展示与交流,帮助我们反思、提升,推动项目持续优化。

这个项目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以及如何将一个抽象概念从0构建到1。虽然技术工具看似复杂,但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学会了用合适的方法“开好车”而不是“造车”,真正理解了技术背后的创造力和可能性。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更自信,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获奖作品《绣纹流光·粒影生花》)

年度优秀项目

【畅行视界·景区无障碍友好度评分小程序】

项目成员

王一竹 王宇宏 赵静楠 周奕昕 傅美琦 李与格

项目介绍

针对景区无障碍设施信息分散、评价缺失的痛点,本项目开发无障碍友好度评分小程序。通过AI抓取全网无障碍相关评论,结合坡度宽度等硬指标自动生成景区评分,解决障碍人群出行决策难题。创新采用语音交互+智能标签系统:用户说话即可查询/上传评价,视障者也能流畅使用。既帮助轮椅使用者等群体规避出行风险,也为景区提供精准优化方向,推动文旅无障碍升级。

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能在腾讯Light创造营中获得“优秀项目奖,这个奖项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份肯定,更是一次珍贵的学习与成长经历。

特别感谢《人工智能与认知》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技术视野,尤其是老师在课堂中细致讲解API接口调用与NLP服务的实操方法,让我们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也能服务于社会议题,并开始思考如何将创意想法变成可实现的产品路径。

同时也感谢团队们的协力配合,我们几位组员一拍即合,在确定项目主题的时候以“文旅”为锚点,从“无障碍评分”这个真实需求出发,逐步构建出“畅行视界”景区无障碍友好度评分小程序雏形。在备赛期间,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搭建AI技术环境、设计算法权重,还开始认真思考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估、阶段性目标制定与预算拆分,真正经历了一个项目从0到1的“接生”过程。

未来我们也会继续让这个项目变得越来越“能行”,同时我们将带着这次经历,继续用技术回应现实,做出更贴近社会需求的产品。

(获奖作品《畅行视界·景区无障碍友好度评分小程序》)


此外,本届Light创造营还评选出了创意项目,文创学院“声路·虹桥”和“AI银发轻语智能体”项目获得此项荣誉。



创意项目

【声路·虹桥】

项目成员

徐帜 王浩然 唐文超 丁一凡 温馨

项目介绍

“声路·虹桥”是基于语音交互的高铁站适老化导航系统,针对老年人在虹桥高铁站等大型交通枢纽面临的数字鸿沟难题,通过纯语音交互提供实时导航服务。用户仅需拨打热线电话,无需智能设备或网络连接,即可依托腾讯地图的室内定位技术(精度达5米)与DeepSeek多方言语音识别能力,实现无屏化精准定位。系统通过多轮对话引导用户描述周边标志物,结合混元大模型的语义理解与路径规划引擎,生成具象化语音指引,并在复杂场景下可一键转接现场工作人员。该方案作为可复制的技术公共品,未来有机会向全国高铁站、机场等枢纽推广,其核心价值在于用最低技术门槛(传统电话)实现智慧出行服务普惠,突破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障碍,为数字包容性社会建设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

获奖感言

很荣幸 “声路・虹桥"”项目获得Light腾讯公益创意奖!感谢腾讯公益的认可,感谢学院对学生团队的支持!我们打造的适老化导航系统,用传统电话打破智能设备壁垒,让老年人在虹桥高铁站等枢纽也能轻松出行,为长辈们指引方向。

这一可复制的技术公共品,是我们对数字包容性的小小实践。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鼓励,让 "声路" 走向更多枢纽,用科技温度点亮每一段旅程!


创意项目

【AI银发轻语智能体】

项目成员

诸葛琳洁 王悦 尹晓龙 李诗睿 孔瑜清

项目介绍

“AI银发智能体”是一款面向老年群体的AI智能体,目标是提升老年群体的AI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通过AI语音助手,将通俗易懂的AI基础知识课程、智能设备操作指南等模块,配合互动问答与视频教学,降低老年人学习门槛,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内涵。

在设计上,本项目将注重大字体、简洁操作等特点,适应老年用户的使用习惯,推动AI知识普及,增强老年人参与数字社会的信心与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与社会融合度。本项目最终目标是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数字无障碍,银发有智慧”的社会愿景。

获奖感言

我们非常荣幸能在Light创造营中获得“创意项目奖”。感谢ICCI学院提供跨学科融合的平台,也感谢老师在《人工智能与认知》课程中的引导,让我们从技术出发,关注现实议题。“语燕”项目聚焦老年人数字鸿沟,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温度、有陪伴的AI智能体。团队成员从设计、产品、技术等不同方向入手,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优化语音逻辑、界面动线与交互体验。我们在一次次深夜的讨论与迭代中,将课堂灵感逐步打磨为可落地的Demo。这份奖项是对我们团队协作与实践精神的肯定,也激励我们继续用设计与技术回应真实世界的需要。


指导老师感言


徐祎

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副研究员

《人工智能与认知》授课老师

在课程中,同学们自由组队,碰撞思维火花,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想法。大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将对AI的理解转化为切实可行的项目方案,展现了数字文创与管理专业学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借助技术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

在此,我们特别感谢学院各位领导和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与付出,是你们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特别感谢刘庆炎老师参与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专业的技术辅导。

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起点,继续开拓创新,用技术与创意为社会带来更多温暖与改变!



教育、技术、公益的意义都在于不断点燃新的火种。文创学子将永葆开拓创新的热情,继续发挥自身交叉学科优势,用文创赋能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