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文创学院联合徐汇区文化局、徐汇文创办、上海电影集团上海影视文化产业园成功举办了“MPA-ICCI国际影视大师训练营”系列讲座第一期好莱坞电影史,讲座在上海影视文化产业园影厅举行,同时得到徐汇街道团工委、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团委的协办支持,飞幕APP技术支持。
讲座由上海影视文化产业园董事长助理王慧女士主持。文创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胡雪桦首先为讲座做开场致辞,胡雪桦教授表示,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中,剪辑师是导演中的导演,是电影主创团队重要成员之一。美国电影学院剪辑系主任 Michael Jablow 教授在观众的热情掌声中开始了“好莱坞电影史”主题讲座。
Michael Jablow 教授介绍在胶片时代,摄影人员每天会将拍摄完的胶片装在小罐子里,运送到暗房里送给剪辑师检查素材是否拍摄完整,剪辑师会使用剪刀和胶水对胶片进行第一次剪辑,因此往往剪辑师是真正意义上对电影素材拥有生杀大权的第一人。这并不是因为人们相信剪辑师拥有作为创意人员的能力,而是想让剪辑师确定他们是否拿到了足够的素材。这个过程,让剪辑师成为了创意人员。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摄影和非线性剪辑技术的进步,大多数剪辑师不会再像当年一样在电影初期就参与制作,如今在制片、制作过程中,剪辑师会在最后一天进组。大部分导演看了第一次初剪都会想自杀,但经过导演和剪辑师多次协作,最终形成导演剪辑版的影片。导演和剪辑师的合作方式也因人而异,有的导演会选择和剪辑师一起剪辑,有的导演会给剪辑师剪辑说明,他们不会一直在场共同剪辑。10周的剪辑完成后,成片交由制片人审看。制片人看完后会将它交给制片厂看,并招募一群人来参加试映。完成试映环节,影片会进行进一步加工,加上音轨原声带对白等,这时候有可能会买入大量的音乐版权。
早期的电影剪辑:每一个时代的电影都有自己的剪辑标签。早期,电影基本都是由一个镜头构成,摄像机固定在一个位置,没有景别、剪接的概念。1903年的《火车大劫案》改变了固定单机位镜头的剪辑技术,通过远景切另外一个远景,像讲故事一样把每个部分拼接起来。《消防员的一生》创造性地发明了交叉剪辑,通过室内救火和室外将人运送出来的镜头完成了对救火这一事件的内外部描述,这对于当时的电影艺术是重大的革新。自那以后,15年里电影技术有了许多的进步,不仅有了爆炸的技术,还有了通过演员走位来创造叙事的革新,叙述手法实现了进一步的提升。
蒙太奇的引入:1925年苏联的《战舰波将金号》对电影的叙事起到了重大的推动力量,引入了蒙太奇手法。电影里著名的“奥德撒阶梯”段落把故事的叙事空间切割后重组空间,通过对时间的压缩和画面的剪接在五分钟内展示了完整的战争故事,多个角度对同一事件的剪辑也增添了戏剧张力。自此之后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发展多种衍生手法。
后期的电影剪辑:1941年奥逊·威尔斯导演的《公民凯恩》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电影剪辑风格。这部电影通过同一个景别和同一个画面信息的不同时间段落的出现来使观众感受到影片时间和内容上发生的变化。虽然是同一个镜头、同一个信息,但是在不同的故事时间里出现镜头的叙事任务和功能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教授通过电影中5分钟的蒙太奇剪辑给我们进行举例。这部分影像回顾了凯恩与妻子的四十年婚姻生活,两者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关系的疏离、两者之间的桌子也越来越长。
剪辑师就是通过画面和声音来讲述故事。剪辑最重要的原则是讲好故事。半个世纪以前,我们的祖先用着我们不懂的语言,围在篝火旁,讲述他们的故事。在电影产生以前,人们就已经学会用故事来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感受情感。今天我们也用着同样的技术,但是我们将技术发挥得更加炉火纯青了。
随后在互动环节,Michael教授和观众们进行了有趣的活动。当Michael被问到教授对如何看待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黑豹》影片,他表示非常欣慰,看到了电影工业给予更多不同的电影类型和电影人机会,他也期待能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中国作品。被提问对Netflix是否会对传统电影工业形成冲击时,教授强调“电影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最重要的是人们喜欢听故事看故事,不管是在哪里看。”Michael教授的一番回答启发了我们对目前电影工业进行转型的看法。纵观电影的百年发展历史,技术永远在推动着电影工业前进,无论哪个时代,故事都始终是电影艺术的核心。
文创学院“MPA-ICCI国际影视大师训练营”系列公开讲座将继续与上海电影集团上海影视文化产业园联合组织,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