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界扶贫到文创创业大赛,“创基金”尽显ICCIer们的无限可能

文创学院 2021-06-16 1829

6月16日,由上海交大文创学院与德必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创基金”项目第二阶段答辩在文创学院顺利举行。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8个项目小组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果推进。各小组代表就目前的项目进展和接下来的项目规划向各位评委老师做汇报答辩。

“德必—ICCI产教融通创基金”项目是ICCI《文创产业调研II》的课程组成内容,为学生提供从规划到实施的全流程项目实训,在课程教授的带领下,配备专业业务指导、X导师、答辩评委等各层次产业师资共同指导,以期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又真实的文创项目实训教育。2019级的同学们分成8个项目团队,就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汇报展示。本次答辩的评委老师均为来自不同领域的资深专家,不仅给出了严格的项目研判,同时也给出了项目进一步推进的有效建议。珍珠老师则是全程陪伴,不断地做好学界和业界的思维嫁接,帮助同学们更切实际地理解项目的实训意图。

袁祺 德必集团品牌总监 产品组业务指导

张海霖 上海源之原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始人) 答辩评委

张军 上海顺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 答辩评委

胡伟国 德必文化创意设计院副院长 空间组业务指导

徐媛媛 上海瑞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名:蜜桃英语)CMO 答辩评委

了解了参与答辩的评委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个小组的成果汇报吧!

项目一:文创智慧园区组

PM:刘艺璇、王心怡

成员:李鑫、徐迎紫、宋炎睿、徐雨菲、刘一杰、王可婷、余卓典、张屹骁

智慧园区组成员汇报

项目进展概述

智慧园区小组的中期答辩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首先小组成员对于前中期的调研和分析成果进行了汇报,主要从文创智慧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入手,阐述了小组的调研重点。第二,小组成员将园区服务的问题分为企业服务、硬件设施管理和员工福利保障,分别对三个服务板块进行了问题分析和措施举例。最后小组对未来调研进行了规划,将电话访谈作为深度访谈的途径,同时将着手发展报告的实际撰写工作。

智慧园区组走访园区调研

评委点评

1、目前的工作太过宽泛,不够聚焦于文创园区的需求,在后期希望小组可以更注重文创企业和从业人员对园区的需求,撰写出细化、有针对性的建议报告。

2、希望可以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文创园区的人文关怀与智慧科技相结合,科技作为一个手段,如何去赋能文创园区。

3、同时,对于最终的建议报告是是否需要落地执行也应当进行深入思考,在需要进行落地的部分应考虑更多实际应用的问题,比如是否能切实做到增效降本。

项目二:城市文旅融合——南京“WE“ CITY WALK的出圈之路(简称:文旅组)

PM:王磊、张育诚、孙玮婷

成员:王祥虹、杨晓梅、孙诗雨、张倩、郭双雨、胡宝丹

文旅组成员汇报

项目进展概述

团队前往了南京进行了实地考察及桌面调研,沉淀出了3条citywalk路线分别是“历史文脉的传承 —— 文学之旅”、“中西创意的碰撞 —— 中西文化交融线”、“古今文化的连接 —— 民国线”,设计园区将在路线中起到集合、观光、休闲三位一体的作用。并邀请了12位志愿者针对三条路线的可行性、可玩性进行了路线体验,采用半结构方式进行了焦点小组访谈,并根据访谈反馈结合对沿线商户的考察,从用户、商户两个角度进行了优化,延伸出citywalk福利包、打卡机制两种玩法,并计划在下一阶段进行运营方案细节落地与线上线下联动的推广方案。

文旅组实地考察南京的城市行走

评委点评

1、项目的科学性很强,方案做得比较落地,接下来可以对集合点之类的进行深化,考虑集合性,停车等多因素。同时需要增强旅行路线与德必园区的关联性,让园区成为打卡点。

2、针对不同路线,建议做人群细化,画质人群画像;

3、可以做动态定制化路线,根据用户偏好生成路线,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可以参考智慧旅游和相关旅行社合作共享。

4、项目必须落地,九月份终极答辩时应该能够到这条线走一走。

项目三:产品组: 文创产业园区的文创衍生品开发

PM:宗归龙、杜婧君

成员:杨芷青、费薪宇、马子森、黄雨萌、邓贞、郝望舒、马悦

产品组成员汇报

项目进展概述

文创衍生品组根据两条产品线进行人员分工,推进产品初步设计和营销玩法。

盲盒组产品面向园区内的“打工族”人群,选择了具有较强辨识度和共鸣感的“摸鱼怪”角色进行人物丰富、平面设计拆解和3D建模。为更好的让IP形象深入人心,产品组根据人物特点设计了一套专属表情包,娱乐轻松化的表达加上舒适的办公环境,再次加强 “三轻”的品牌理念,让园区的打工人都能爱上生活,爱上工作。

此外,产品组同时推出以六位角色为主角的栏目条漫,讲述当代青年的职场日常,用诙谐搞笑的方式传达德必的品牌文化。产品落地后,初步计划采用限时限量发售和捆绑cp的方式营销造势,为产品带来更大声量。

环保衍生品组继续挖掘企业文化,梳理出环保产品定位:探索人与自然新型关系,推动可持续的生活态度,推出“果橙森林”系列可降解环保包袋,发力B端,通过产品价值和间接设计体现公司良好品牌形象,致力维护客户关系,同时也将开发一些小而美、实用性强的产品、联动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持续探索C端更多的销售可能性。

评委点评

1、总体上看盲盒产品具备一定的创意,后续落地的售卖不要局限于德必内部场景,可以向外拓展,比如可以联动园区内部入驻的成熟的文创公司进行合作,营销赋能,借力更多销售渠道触达更多用户,同时赋能德必品牌文化传播。

2、盲盒潮的本质是引起年轻一代的情感共鸣,其所带强烈的社交属性和圈层文化得以让消费者粘性更加牢固,目前来看,WE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还需要进一步深挖,如何提升吸引力以及如何区别于其他成熟的盲盒IP是未来的重点目标。

3、环保产品反馈:产品设计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环保产品与德必品牌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清晰,需要厘清二者之间的连接点。

项目四:文创园区短视频品牌提升推广方案探索 ——基于德必园区的抖音推广 (简称:品牌组)

PM:成心蕊、赵艾嘉

成员:费凯澜、何凌霄、马也乐、孙雨珂、王宇虹、荀月、于萌

品牌组成员汇报

项目进展概述

在上次答辩后,文创园区短视频推广小组认真听取了各位评委老师的意见,将账号定位明确为向C端用户科普有关文创园区知识的账号,并将内容策划分为“围绕文创园区本身”和“围绕文创园区里的人”两个主要系列。截止6月,专家视频方面,该小组已完成一次苏州MCN机构调研,在X导师陈一龙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学习了短视频的运营和策划;短视频方面,该小组已完成4个样片的拍摄和剪辑工作,目前正在根据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优化短视频,这些短视频预计将于暑期正式和观众见面。接下来,该小组将完成短视频版权保护这一专家视频,同时,将文创园区短视频进行多平台推广,接受观众的审阅。最终,小组将分析各个视频的效果数据,为文创园区短视频推广留下宝贵的经验!

品牌组短视频截图

评委点评

1、账号名称:如果无法准确预估不同账号名称孰优孰劣,可以将样片在不同账号名称下都进行分发,看观众对哪个名称更感兴趣。

2、推广平台:视频可以不拘泥于某一个平台,可以进行多平台的推广尝试,然后选择数据效果最好的平台着重推广

3、内容策划:视频本身可以更有记忆点一些,例如,在老钢厂园区的视频中,可以丰富一下老钢厂改造后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并通过丰富一些细节呼唤起当地人更多的共鸣。

4、要落地,要尽快看到作品与公众见面。

项目五:文创企业如何招到优秀的应届毕业生? (简称:人力组)

PM:李江薇、李畅、杜竞草

成员:陈维高、吴雨舟、杨怡萌、黄子娟、魏媛、林宇涵、李俊麒、张屹骁

人力组成员汇报

项目进展概述

目前项目已针对性完成了企业端访谈、发放企业端和学生端调查问卷、完成初步问卷数据分析、组织学生端焦点小组访谈等工作。

从企业端来看,目前已完成对数十家文创行业多领域高层管理人员的访谈和企业问卷的回收。通过对整理访谈和分析问卷数据,指出了目前企业人才招聘现状、应届生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文创企业对人才的期待、文创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未来发展趋势等等。

从学生端来看,目前已完成焦点小组访谈以及问卷的回收。通过整理访谈和分析数据,总结了学生的基本职业规划、学生对文创行业的认识、对企业和学校的建议、未来提升的方向等等。下一步的工作是继续扩大企业端和学生端的样本量和样本范围,比较不同类型文创企业各自的招聘特点和需求及比较不同城市的在校生和应届生的具体情况。

人力组访谈现场

评委点评

1、企业端的调研需要突出文创行业的特征,同时最好能够把文创行业内各个类别区分开来;

2、学生端应形成一个准确的应届生画像。

3、增强调研的科学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有理论和数据的支撑。

项目六:“X空间赋能文创”计划 (简称:空间组)

PM:朴子悦、徐经榆、胡轩萌

成员:吴泽川、张珊珊、彭恬静、娄伊曼、刘晓妍、蒋晨燕、徐慧颖

空间组成员汇报

项目进展概述

空间组着力探讨“在数字化时代下如何激发文创人的创造力”。目前的项目围绕以下两块内容推进:园区走访调研和互动视频的策划。

空间组走访了上海徐汇区和长宁区两处德必园区,总结共性,比较差异性,从而对园区的现状有一个深入了解。另外,负责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小组成员在徐汇德必易园进行了实地访问。以线上问卷发放和线下一对一访谈的形式来调研德必园区客户在空间上的需求。

同时,互动视频策划组的成员根据目前调研的实际情况对最终的呈现作品做出了修改,提出可以通过H5互动测试的形式,来测测“在觉醒年代,你是什么样的打工人?”H5互动测试一方面趣味性更强,另一方面通过朋友圈的转发可以形成“刷屏效应”,增加调研受众数量。

空间组调研现场

评委点评

1、在调研形式上,除了客观的问卷调查外,建议可以浸润到创意园区,亲身去感受园区的文创人他们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理性的数据收集配合感性的田野调查,才能真正了解文创人的需求。

2、互动视频的形式和主题很新颖,契合当下的社会热点,期待最后的成果。

3、需要在理论上有一些文献的补充,充分了解办公空间的演变进程和不同时代下“打工人”对与空间的需求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文创人”在当下时代的一个空间需求问题。

项目七:少数民族文化公益文创扶贫 (简称:跨界组)

PM:李苏萌、王翘楚、刑璐

成员:邓庭筠 、凌思芸、刘通、王露愉、刘佩佩、黄仁辉

跨界组成员汇报

项目进展概述

德必文创跨界组在此次答辩中带来了项目“德不孤,必有邻”的乡村振兴先导片,此纪录片主要记录了小组成员在西昌大凉山的选品和调研过程,目前全网播放量为3.8万。

在选择羊肚菌作为主要助农产品后,项目成员为评委展现了围绕羊肚菌制作的产品包装和定价,讲述了后续产品在电商平台“原汁原味”的上架规划,项目的成本分配及计划营收情况。

在宣传方面,项目成员向评委讲述了已经搭建好的媒体矩阵——微信,微博,小红书,今后也会在快手,抖音等多方面布局,紧贴产品开发步伐进行宣传,聚焦项目的公益属性,为德必做好商业角度的营收与社会影响力的曝光。


“德不孤,必有邻”的乡村振兴先导片                                  产品设计图

评委点评

1、肯定了本项目的社会意义和公益属性,希望项目成员能在项目包装中做出新意,可以考虑结合环保等主题,把包装和使用方式做的更有针对性,吸引家庭主妇,白领人士来进行购买。

2、同时在纪录片拍摄以及后续文化打造的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讲好人的故事,用人文的力量去打动消费者。

3、另外产品的供应链也十分重要,跨界组需要在接下来的调研中思考如何让这些优质产品走到家庭手中。

项目八:“文创·无界”全球文创创业大赛 (简称:产品组)

PM:赵梦婕、邓源

成员:丁忆、王佳欣、苑盈莹、刘宇佳、陈伊彬、王源路、张锦涛

产品组成员汇报

项目进展概述

目前小组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了四场以创业者、商业计划书、外国人创业和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系列创业讲座,收到报名人次约299人,并发布相关推文,阅读人次达1万。同时建立社群运营制度,设置官方小助手和管理员轮值答疑制度等,在大赛交流群与选手交流,微信社群人数达360人。

这一方面彰显了大赛的培训特色,另一方面更切实、广泛地助力有志青年创业。在截止日期前,收集了近200份来自海内外高校的创业投稿,选手反响热烈,对比赛和活动给予了积极反馈和支持。

创业大赛海报            青年创业者沙龙分享现场

评委点评

1、在肯定小组目前成果的同时,建议在接下来项目的推进中需要专注于评审之后的成果孵化,为创业者提供建设性的、可持续的帮助。

2、创业大赛在未来可以联合学校,校友会,把它办成一个品牌活动。

8组创基金项目的成果汇报各有亮点,从对当下园区空间的调研到对智慧化文创园区的讨论,从设计产品盲盒到制作短视频推广,从城市文旅融合到人力资源调研,从跨界扶贫到助力青年创业,每一组的答辩都充分体现了上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正如珍珠老师所说:“八个项目各有特色,极具创意,看到了ICCIer们的无限可能!”最后,珍珠老师对参与此次答辩的评委老师表示感谢,也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评委老师们的指导建议,落实到之后的调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