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速递 | “享老阅读”模式川渝地区探索和适用性研究:阅读红色建筑,交流党史学习,助力为老公益

文创学院 2021-07-20 1948

为调研我国西部城市老龄化现况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上海交大文创学院“享老阅读”模式探索实践团深入川渝都市群,开展养老服务调研。项目实践以“阅读”为媒介,联结川渝城市老年群体和交大学子;以“调研”为方式,深入了解以成都重庆为主的西部城市养老现状;以“学术研究”为目的,探讨“海派文化”下的上海城市养老服务业与“巴蜀文化”下的川渝城市养老服务业的差异性。

7月20日,实践团在文创学院专业指导教师Faye WU和思政教师陈雪萍的带领下来到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的中颐康养总院展开一系列调研活动。

阅读红色建筑

上午,实践团师生与9位来自养老院的老人一起来到红岩精神的学习基地——渣滓洞,学习感悟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参加此次活动的老人大都是当地人,从小听着革命烈士的故事长大,对于渣滓洞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

参观过程中,老人和实践团学生一一结伴,相互交流。“你们看,这位烈士也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奶奶心细地发现,烈士纪念墙上写着“薛传道 1942年进入西迁重庆的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1月27日牺牲于渣滓洞大屠杀。”“你们上海交大的同学一直有着红色基因和血脉呀!”

实践团成员站在逼仄的渣滓洞“牢房”里,看着数位革命烈士牺牲的英勇事迹,听着老人们说他们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心中对于红岩精神的理解又更深了。

结束了渣滓洞的参观学习后,实践团在中颐康养总院院长及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调研了老人院的养老服务模式。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实践团了解到中颐康养总院除了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满足老人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外,还设有文化活动中心,体育运动场和孝亲文化大观园等场所,来满足居住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此外,康养总院还开设各类娱乐活动和老年大学配套课程丰富居住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亲近自然的舒适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实践团感触颇深,在与老人进一步的深入交流中,同学们也感受到生活于此的老人们都有着较高的幸福感和自我认同感,这无疑与中颐自身的品牌定位和氛围营造密切相关。

下午,实践团成员与老人们开展阅读交流活动。来自文创学院的徐经榆同学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讲人,率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上午参观阅读红色建筑中的感悟和心得体会。来自致远学院的盛烨同学向大家分享了自己阅读《红岩》时的感受,年轻一辈应该从革命精神中汲取自己所需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听了同学们的分享后,老人们也是感触颇多。苗爷爷表示,自己于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而后又成为教师。在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秉持一个理念:教育下一辈好好珍惜革命烈士的付出,教育下一辈坚定跟着党走。他说如今自己生活幸福,与老伙伴们彼此间互帮互助,始终铭记是英雄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美好的新生活。

同是退休教师的刘奶奶告诉实践团师生,自己过去每年都会带着学生在11月27日大屠杀纪念日当天前往渣滓洞缅怀烈士,每次去都会和学生讲述那段历史,告诉大家不能遗忘。

历史的传承不仅需要建筑的延续,更需要的每一代人去“阅读”,去“讲述”,去“传承”。经过一天和老人们的深度交流,以及对重庆市中颐康养总院调研,让实践团对于城市老人的养老服务模式探索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养老,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保障,更应该是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自我身份的认同。为老服务公益不仅仅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更应助力“养老”变“享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