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速递 | “享老阅读”模式川渝地区探索和适用性研究:搭建智慧数据平台,推动空间文化营造

文创学院 2021-07-25 2283
为调研我国西部城市老龄化现况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上海交大文创学院“享老阅读”模式探索实践团深入川渝都市群,开展养老服务调研。项目实践以“阅读”为媒介,联结川渝城市老年群体和交大学子;以“调研”为方式,深入了解以成都重庆为主的西部城市养老现状;以“学术研究”为目的,探讨“海派文化”下的上海城市养老服务业与“巴蜀文化”下的川渝城市养老服务业的差异性。

7月22日上午,实践团在文创学院专业指导教师Faye WU的带领下,对成都市武侯区“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开展调研交流活动,探索学习武侯区社区养老服务经验。

武侯区民政局养老科工作人员徐竹向实践团师生介绍了“颐居通”平台相关内容。“颐居通”平台是武侯区探索“互联网+养老”,建设“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的重要载体和特色项目。该平台由武侯区政府出资建设,引入专业信息技术公司进行运营和管理。平台内集成了全区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及老年人数据档案,老年人通过服务电话和手机app下单,即可足不出户享受到助餐、助浴、助洁、娱乐、健康管理、家庭护理等7大类上百种专业服务。”

“颐居通”平台同时关注老年人的健康档案信息管理。该平台设立了养老服务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全区老年人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采用档案管理的方式对全区内的高龄老人津贴领取进行核查监督,做到津贴发放透明化。同时,平台还设立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交互服务,诸如养老助餐服务、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等,帮助全区长者实现个性化的“一站式”健康养老服务,真正使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福利补贴落到实处,发挥助老价值。

“颐居通”平台负责人王菲菲补充介绍道,除了提供大数据信息管理服务以外,公司还与武侯区民政局一齐参与社区线下助老空间的运营,目前主要是负责运营中医康复理疗中心和日间照料活动中心。两个线下空间分别负责为社区老人提供额外的康复理疗服务和日间聚会娱乐活动。实现真正从老年人需求出发,优化社区养老服务。

随后,实践团与武侯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和“颐居通”负责人围绕“上海和成都养老模式的异同“开展讨论,共同探讨社区养老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未来如何更好实现社区养老等议题。

下午,实践团来到成都新意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展文创产品开发及IP运营调研。公司负责人向方君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实践团成员就目前实践调研项目与公司负责人展开讨论。

媒传学院研究生姜天慧和文创学院研究生赵尹首先介绍了实践团目前正在开展的“川渝两地养老服务”调研活动和实践团在上海市已经开展的公益助老阅读交流活动。

在了解实践团的调研内容和开展的公益活动后,公司负责人对成员们的调研成果和热爱公益的善心予以充分肯定,并围绕如何让文创助力养老服务、如何结合实际工作项目案例做好文创产品开发与同学们展开热烈交流。

结束了成都新意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调研后,实践团来到了“大城小村”社区空间改造公益团队工作室进行参观交流。“大城小村”是由一群建筑师、社工和媒体人组成的公益团队,致力于通过城乡社区营造,链接城市乡村社区有趣的人和事物,发动青年群体关注和助力城乡社区发展。

“大城小村”工作室负责人杨迎琦介绍到,他们团队在进行乡村社区改造项目的同时,选择让村民老人一起参与到社区空间的改造中来,这可以拉近青年建筑师和当地村民老人之间的距离。同时,村民和老人自己动手参与社区改造,这种方式会增强他们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也间接实现了他们的自我价值。目前,这种共建模式在社区空间改造案例中较为创新。

“情满巴蜀地,花重锦官城”,实践团经过在成都的一天调研后,都深有体悟。社区养老不仅仅需要靠大数据等智慧服务平台去支持和驱动,也同样需要一群有情怀的人在社区内推动社区文化的形成。硬件设备辅助和软性文化建设联动才能真正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实现更为健康长久可持续的发展。